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为《反洗钱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随后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关于反洗钱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最主要的是四部规章,包括《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作为我国反洗钱行政法律制度核心内容,“一法四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某些规定不够明确、规定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缺乏配套的制度措施或技术手段保障等问题,需要尽快通过立法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2.
潘文娣  吴崇攀  林明恒 《商》2013,(24):255-255
在存款保险制度中,存款赔付是否允许采用抵销,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做法不同。存款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关系到对存款人赔付的金额、众多债权人在清算中的分配利益,以及与本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协调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抵销权制度法律环境,并对国外存款保险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采用抵销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对存款保险赔付中的抵销权制度安排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函晟  吴崇攀  韩芳 《时代经贸》2009,(10):180-181
保险业洗钱风险主要集中在人身保险业务中,其中又以保全业务隐藏的风险最大,容易成为洗钱分子利用的对象。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人身保险保全业务中主要的几种洗钱手法,并对如何防范保全业务中的洗钱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福州新闻网2010年6月8日报道,因同事QQ被盗用,王小姐被骗汇款6000元,发现被骗且经查钱款仍存在对方账户里时,王小姐马上电话报警并要求冻结对方账户,遗憾的是尽管公安机关迅速采取了行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迫切需求,P2P借贷平台在我国蓬勃发展。然而,在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缺位的情形下,P2P借贷平台不仅缺乏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手段,还缺乏履行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责任,存在诸多洗钱风险隐患,给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从P2P借贷行业发展历程、经营模式着手,探索性分析了其存在的潜在洗钱风险,并在借鉴英美两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洗钱监管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反洗钱工作的发展,以“客观标准”为基础的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已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难以适应反洗钱监督管理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对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重新评估和修订,强化其实施效果.在制度构建上增强可操作性和灵活度,在制度执行中进一步强化监管机关的监管力度,强化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福州新闻网2010年6月8日报道.因同事QQ被盗用,王小姐被骗汇款6000元.发现被骗且经查钱款仍存在对方账户里时,王小姐马上电话报警并要求冻结对方账户,遗憾的是尽管公安机关迅速采取了行动.但还没来得及执行冻结.钱已被犯罪分子取走。  相似文献   
18.
韩青  吴崇攀 《海南金融》2005,(12):54-56
本文介绍了国外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立法相关规定后,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立法界定存在的缺陷,影响了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顺利退出市场,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申请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大额现金交易笔数和金额在不断提高,不仅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也增加了社会犯罪几率.本文分析了运用非经济手段限制大额现金交易的现状,探讨了运用非经济手段限制大额现金交易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有效引导和疏导大额现金交易.  相似文献   
20.
可疑交易的识别和上报是防范洗钱活动的核心措施。我国证券业可疑交易标准尚不完善,制约了证券业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在研究分析国外证券业可疑交易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特点,指出了我国证券业可疑交易判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