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证券民事赔偿的司法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弘  张鑫 《证券市场导报》2001,14(12):60-63
不久前,亿安科技、银广夏事件的最终受害——投资提出请求赔偿的诉讼,因法院认为尚缺乏受理条件而通知暂停。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我国确实存在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或缺乏操作性的问题,如证券欺诈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失数额的计算确认、诉讼主体的确定及诉讼方式、赔偿的实现等。要实施证券民事赔偿,存在诸多司法难题亟待克服,我们主张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先行解决其中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考察日本的雇佣与就业问题的出发点,首先,不能不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到其人口,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因素的意义与作用,因为,第一,一定时期的人口规模,必然表现为由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实际工作能力的人组成的人口结构,在此意义上,特别是从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率的角度来看,其对于雇佣,就业结构的形成及变化的规模,具有着规定性意义,由于日本人口的基数相对较大,所以,当其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时,所面临的解决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压力也相对较大。第二,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经济上的后发展性,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大企业和财轩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又并存着大量生产率与职工工资都较低的中小零星企业的所谓“双重结构”,现象,另一方面,还由于农民层分的不彻底,及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着传统思想文化上的影响,特别从二战后以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产业和企业方面较有特色的“雇佣惯行”,这尤其在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对于产业资本的积累和稳定就业,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供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特别是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也愈益显露出其在伴随时代发展的产业现代化方面的局限性,为此,基于上述考虑,以下拟就日本的雇佣和就业方面,因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特点和问题做一概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