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周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79-280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着重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以期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的教育过程和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正当世纪交替,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传统的劳动密集的纺织工业,地位究竟怎样?大家的认识很不一致,还需要深入讨论。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总增加值中,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制造业;消耗资源多的制造业的增长,由规模扩展型转向附加值上升型。就我国国情来看,几十年来制造业的单纯规模扩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根本上说,是底子太薄和人口高增长率压力太大造成的。今后,如果不能做到人口接近零增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我国新型重化工业化与产业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快从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6.
首先谈了重视高校现金流量表的意义,然后讨论了高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研究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阐明了农户专用性投资引发"反套牢之谜"的发生机制,并从外部选择角度出发,揭示了农户因专用性投资被"套牢"转变为凭借专用性投资实现"反套牢"的发生条件,最后利用江苏省11市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335户规模化契约养鸡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部选择的增加,农户由因专用性投资被套牢转变为凭借专用性投资实现反套牢,当外部选择并非提供"公司+农户"契约的竞争性企业时,专用性投资对农户违约行为影响由负到正的转变还依赖于农户经验。  相似文献   
118.
运用随机效应面板与合并截面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价测量,R&D投入比资金投入更具有决策力;对于内部约束来说,两种投资的约束水平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单调关系。首先,和资金投入相比,研发投资内部资金的可用性更具有决定性,增加内部资金的可获得性对R&D投入比资本投资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小企业的R&D投入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比大公司更多,因此减小公司规模比外部约束更具有约束力,对于大企业的融资约束没有发现这样的单调变化关系。通过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较成熟公司的融资约束较低。因此,融资约束对小企业或更年轻的公司更具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9.
周力  周革非 《生产力研究》2005,(2):49-50,56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基本融资方式。目前金融风险不仅存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也正加速度地积蓄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本文在分析金融风险与融资方式关系之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并有利于消除金融风险的融资机制,我国的金融市场要防范金融风险,需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间接融资的比例抬高,往往会带来银行的风险。只有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投资选择的自我利益约束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0.
本研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研究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结果表明: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并未促使农户降低化肥的实际施用量,这主要是因为现行推广措施仅能促进农户采用配方肥,但未能促使农户进行科学施肥,而科学施肥是保证化肥减量的关键。二是农户是否采用配方肥主要受技术推广措施的影响,但其是否进行科学施肥主要受劳动力因素的约束,家庭农业劳动供给越多,农户越可能采取科学施肥。三是劳动力供给对技术推广存在调节效应,技术推广措施能显著促进家庭农业劳动供给充足的农户采取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