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地推动了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预算会计)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因此,如何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步伐是目前亟待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我国于1994年实行的由财政包干体制向分级分税的财政体制转变的改革,是一次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有其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发生的,具有改革逻辑上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债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债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前瞻新中国发行国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折合人民币3亿元,1954—1958年中央政府又连续5年累计发行了33-54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这一时期所发国债均未上市流通,1968年初全部偿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到1998年底,累计发行国债12312-74亿元,国债余额约8000亿元。年度国债发行额从1981年的48-66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891亿元。同时,国债规模的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用评级业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主体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简单的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属于管理层监管范畴之外的社会性监管。评估的目的在于增强投资者或借贷者投资和借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保证社会经济链条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越发达,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就越大。一、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信用评级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形成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是体制性和非体制性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应按照公共财政和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对合理的或有负债,通过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使其显性化,合法化和透明化,特别是要依法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风险责任,通过程序化管理来规范责任利关系,量化责任,堵塞漏洞,而对不合理的或有负债,应坚决依法取缔,并从制度上铲除滋生不合理或有负债的根源,维护财政安全。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邮政储蓄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政策性金融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以中央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竞争性、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来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金融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特别是2009年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各省围绕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纷纷出台了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财政监督为我国财政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但这种保障和促进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财政监督的内容、方式、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房地产税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理论界对于房地产税的讨论可谓是汗牛充栋,社会各界对房地产税相关问题也争论地风生水起。但由于存在制度上和技术上的障碍,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