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4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8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股市的不断下跌,希望通过实施融资融券制度来缓解股市的资金不足的声音开始成为主流。但笔者以为,我国股票市场依然处在“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风险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在现在这个阶段推出融资融券制度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2.
热钱过香江——深港两地地下金融活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尹中立 《新财经》2004,(3):28-31
有多少分别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热钱”、通过何种途径在香江两岸游走  相似文献   
43.
尹中立 《时代经贸》2005,(11):62-64
自2003年以来,学术界对房地产泡沫的分析屡见不鲜.但触及房产泡沫产生机理的论述却并不多见。本文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无懈可击的分析,带我们直击房地产泡沫根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是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制度基础,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制度基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洗钱规模预计在3000亿至4000亿元之间,房地产等行业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就此而言,目前中国楼市的价格泡沫、非理性繁荣,以及供需结构失衡矛盾,与洗钱势力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5.
汇率改革与银行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之后,中国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忽视了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很大.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看,在汇率升值和银行监管制度变革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与银行监管制度的改革正在同时进行,已经引起了局部的房地产过热,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时,都主要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本研究将从汇率改革和银行改革的角度分析中国的金融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尹中立 《新财经》2008,(3):34-34
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也是导致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7.
尹中立 《新理财》2011,(10):24-25,10
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以后,有关高利贷融资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先是包头首富因为经营高利贷出现资金链断裂而自焚,而后是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和温州民间高利贷的负面报道,尤其是温州的报道最令人揪心,一天内有数名公司的老板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跑路"。面对这些民间高利贷者资金链断裂现象的愈演愈烈,很多人提出要放松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8.
银监会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即将出台QDII管理办法系列政策措施,而领跑QDII第一步的很可能是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及一些符合规定的机构投资者。面临高达439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压力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香港方面的高度热情,此番推出QDII似乎带有的很大的目的性。但是从中国股市的角度看,是否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QDII的推出对国内股市不构成实质性影响?为此本刊特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为读者做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49.
尹中立 《董事会》2006,(3):22-23
对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做预测是有很大风险的,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栽在对市场的预测上。事实也表明,要正确预测股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是非常难的事情,对这两个市场同时做预测就更不容易了。笔者在这里不是强调结论的正确性,只是希望和大家分享自己对未来两个市场看好或看淡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近期.三一重工等4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项被视为重大政策利好的决定,其用意是挽救不断下跌的股市,同时可以医治被称为“股市万恶之源”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的问题。但出乎管理层意料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大盘反而连创新低。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1)股权分置改革并不是使股市摆脱危局的治本之道;2)通过补偿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加速了股市泡沫的破灭速度,只能使少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受益,多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将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