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36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日本公司治理特征的形成与日本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而基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日本式管理形态对公司治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日本式公司经营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带有江户共同体色彩。日本公司治理和日本的传统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职工的重视反映了日本公司共同体的概念。日本型资本主义也可称为东洋型封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2.
自2007年8月金融动荡突然爆发以来,已经过去近5年时间。那么遭受危机冲击的高收入国家情况如何?答案很简单,糟透了。  相似文献   
73.
74.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处理办法》执行两年以来,各金融机构都对自己的行业处理规则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他们的公处理水平和公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各自为政和缺乏交流现象严重,墨守陈规有余,合理创新不足,这些都导致了公质量的参差不齐。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取长补短,逐步走出统一、规范、科学以及进一步提高秘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是解决他们在公处理与写作上的具体问题和提高公质量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75.
76.
未来的公司如足球运动 Drncker撰写的《为了未来的管理》曾经在美洲引起很大关注。这本书是他理论的汇编。书中讨论了多种原则性问题,比如未来的经济学领域,人的管理领域等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因此这是一本生意人必读的书。 这位先生说,未来的企业管理应该从“垒球风格”转向“足  相似文献   
77.
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自企业创新,企业创新的主体要素是管理创新,它居现代企业诸项创新之首.现代企业是在管理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中永葆生命活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8.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近二十年中,日本经历了四次汇率剧烈波动的冲击,但事实上,日本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增加,其背后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为了应对日元升值,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以应对日元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79.
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及其到达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始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之20年间,中国市场化转型已进展到何处,转型过程呈现出何种特征,其经验教训何在,转型何时完成,这些都是我们要考察的课题。 一、经济转型的到达点 1.双重转型过程。关于市场化进程的量的测  相似文献   
80.
绩效考核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多数国有企业对此方面的工作并没有高度重视,致使企业员工工作缺乏压力和动力,并间接导致了公司整体效率低下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企应进行改革,并应适应市场竞争,在此新形势下,国企应认识到过去的不足,对绩效考核工作加以改进,制定并严格实施科学合理系统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督促考核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加大与员工职业发展岗位晋升和薪资待遇的关联程度,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