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87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小企业的低碳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低碳发展和国际化的障碍。我国中小企业应树立低碳责任期望目标,促进低碳发展效应,形成创新学习的企业氛围;应推进职业群体低碳行为从自我投入到工作投入的转变;地方政府应给予低碳发展企业一定的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引进等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承担更多的低碳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2.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世界粮食市场供应有限,且有不断减少趋势;中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给,保护18亿亩耕地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严防建设用地大肆侵吞耕地,收紧建设用地供给闸门,逼迫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集约用地,培养节约用地的意识,重新唤回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23.
城乡统筹下的耕地分区保护与补偿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耕地保护补偿是城乡统筹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的声音。其中,城乡统筹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4.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核算1996-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及其变化,为国家实施耕地保护战略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以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在确定充分发挥气候资源潜力的种植制度基础上,计算了各类耕地的粮食单产,乘以全国各县1996年和2004年各类耕地的面积,得到1996年和2004年各县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汇总出各农业生态区以及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研究结果:2004年全国耕地的粮食总生产能力为9.20亿t,比1996年的10.81亿t减少1.61亿t。研究结论:虽然与现实产量相比,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目前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但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所造成的生产能力损失不容忽视。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除了严格耕地保护外,更主要的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能力。  相似文献   
25.
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于8月22日至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同志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耕保司司长、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朱留华同志主持会议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共收到两岸专家学者投稿160多篇,经过专家严格筛选,大陆79篇、台湾15篇编入论文集.两岸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研讨会,其中大陆2人、台湾1人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大陆23人、台湾13人在分组会上作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26.
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构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结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不断出现耕地退化问题,说明目前中国耕地已开发过度,若忽视生态安全问题继续开发,新增耕地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退化威胁。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不能只注重对耕作可行性的评价,还应考虑开发的生态可行性。因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应该增加生态安全准则,确保开垦后不发生土地退化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将生态用地作为限制性因素,不列入耕地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2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科学发展观对土地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及当前规划体系的分析,指出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农村居民点体系布局的调整和整理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同时还对如何在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28.
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思考与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一个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时期 ,即进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变以往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使用方式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使用制度。现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 ,其资产价值日益显化 ,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大门却尚未完全打开。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律规定 ,如果单位和个人使用建设用地就得依法申请 ,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则需采取征用方式将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后方可使用。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即国家为了社会公共或公益事业发展需要 ,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家所有的土地制度。1982年 ,《国家建设征用…  相似文献   
29.
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北京市和福建省的二个村庄为例,探讨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条件价值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的定量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其价值主要受农民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对整理的支持意愿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越高,对整理的支挂意愿越强,其价值越大.这些结果能够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等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农林开发项目用地现状、问题和管理对策张凤荣高志云张乃贵陈宁近年来,继房地产开发热之后,农林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实践证明,投资农林开发,无论是进行规模经营,还是集约经营,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