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9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我国政府重视以人为本的政治领导方式,重视对百姓的服务职能的提升。为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提出了医疗改革措施。本文重点剖析了现行的医疗改革事业对医院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部分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52.
UNIX操作系统安全性比较高,被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所采用.  相似文献   
53.
张红伟 《现代商业》2012,(36):182-183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广泛重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熟知和认可。本文就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如何更好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54.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一次世界货币准则的危机,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储备货币高垄断、汇率制度不均衡、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国际金融机构功能异化等缺陷矛盾集中爆发的体现。从理论上讲,国际货币应该选择处于国际生产体系中心国的国家货币。由于美国经济实力依然强大、超储备货币面临诸多难题等因素制约,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可以考虑短期内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作用、中期内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长期内创造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55.
国有垄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让.梯若尔的公司金融理论建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有垄断行业的融资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出我国垄断行业的确定的企业数量以使投资者(政府)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并论述了我国几个主要国有垄断行业的企业数量状态。最后对减小垄断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引进投资者增加竞争,另一种是将社会效益加入收益函数。  相似文献   
56.
美国制定气候政策时应将“中国责任论”作为谬论加以排除,而且这一主张与确定美国是否有义务资助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应性措施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57.
自1996年以来的数次降息,使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自由传统的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由此表明,利率政策的微观功能并未削弱。本文试就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其转化的原因和效应分析,探索应怎样引导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以增强我国利率政策的分析。  相似文献   
58.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及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通货紧缩、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为了扩大内需,尽快启动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做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为配合这一政策,1996—1999年6月共实施了七次降息,1999年11月起征收个人利息所得税,2000年4月起又实行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的规定。这些措施的出台,淡化了居民储蓄意向,但储蓄仍为居民首选,反映在居民储蓄余额仍有增长,但增幅降低,分流速度加快,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59.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测算的2012—2018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强化财政分权,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机制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分别通过扩大增值税规模、增加个人所得税规模和提升经济开放水平,从而强化财政分权。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分权的强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地区强化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四川地震灾区居民消费需求问题是夺取灾后重建最终胜利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已有调研结果,概述了灾区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地震灾区促进居民消费的阶段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