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武恒光  张龙平 《财贸研究》2012,23(6):122-131
以中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检验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与审计质量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越大,盈余管理幅度越高;在为政府控制银行提供业务的过程中,银行给予审计师的经济利益过高,导致审计师未能有效地抑制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受损,而在为非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提供业务情形中,审计质量并未随着经济利益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2.
以2001年至2010年期间的A股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银行支付给审计师的经济利益越大,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相比较,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水平更高;审计师为非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提供业务情形中,审计质量并未随着客户支付的经济利益的增加而降低,在为政府控制的上市银行提供业务情形中,过高的经济利益促使审计师默许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审计质量遭受损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审计质量都会随着经济利益的增加而受损。  相似文献   
23.
环境审计因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文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实证研究、国别研究和其他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成果及观点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分析与评价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的差异,进而指出环境审计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各国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要立足于各国实际.  相似文献   
24.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方面。本文在明确其定义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定业务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司某个时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如果内控存在重大缺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则被视为无效。同时还论述了审计师在判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如何区分和处理内控的重要不足(significant deficiency)和重大缺陷(material weakness)。  相似文献   
25.
行业专门化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审计质量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程度的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呈现U型函数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行业专门化发展战略实现做大做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6.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年-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行为和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审计质量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程度的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呈现U型函数关系。此外,本文还发现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并未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7.
正一、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集团化发展的必要性(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土事务所集团化发展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集团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需要。2011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其营业收入门槛已从2010年的105亿元攀升到142亿元。同  相似文献   
28.
“输血经济”的形成及“西南现象”的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及其世界实践,对普遍存在于我国大西南基地型工业地区的“输血式”投资方式所形成的“输血经济”进行了考察。由此分析了以“输血经济”为特征的“西南现象”在企业投资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产业布局结构、城市组织体制了面的特征和表现,并特别强调,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输血”的投资由“楔入”走向“滚动”,是破解“西南现象”之难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