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51.
信贷配给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种重要的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信贷配给论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之间存在若干内在关系,两者产生于相同的经济背景,具有同样的经济研究模式,“逆向选择效应”实质上是两种理论的共同基点。通过对这些内在关系的分析可得到与金融发展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模块化技术为特征的汽车产业欲进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合芜蚌试验区汽车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主配研协作机制的合芜蚌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
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在银行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本文阐述了目前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度量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作了彼此之间的比较分析,旨在为研究与发展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改善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
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将普惠金融与经济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由于普及性普惠金融局限性明显,所以,为了实现进入发达经济体的目标,有必要大力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与普及性普惠金融的"供血功能"不同,开发性普惠金融是一种"造血式"融资并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着眼于社会不同层级经济主体之间的生产分工合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基于发达经济体愿景,提出了发展开发性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旨在促使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提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55.
本文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测算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巴塞尔协议Ⅲ》将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超额资本提取的参考基准,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依据发放相同数量贷款所需的监管资本不出现波动这一逆周期调整原则设置宏观压力情景,监管资本等于8%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加上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计提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实证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可与《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56.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银行业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首先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行业原始违约概率,再运用MFD违约概率模型将宏观冲击因子引入以求得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然后采用CreditRisk+模型分别测算不同宏观压力情景下与信用风险对应的经济资本变化,经...  相似文献   
58.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与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9.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