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3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朱斌 《中国西部》2012,(33):100-101
近来,网络、报纸等媒体频频曝光幼儿被伤害事件,画面中的一幕幕让人感到痛心,感到愤怒。我们不禁在想,为什么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幼儿园里,发生在这些最天真无辜的孩子身上,而折磨这些孩子的都是所谓的幼儿教师。提着孩子耳朵把孩子拎起来、把孩子扔进垃圾桶、让孩子互相扇耳光、打孩子的手等等,  相似文献   
302.
知识型员工是勘察设计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员工激励体系,有效激发人才的潜能,是企业管理者面临一项重要命题.本文以T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企业改制以来员工激励体系建设,包括职业发展激励、总体薪酬激励、文化激励和荣誉激励四个方面.本文对同类型单位构建员工激励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3.
基于主流与新流创新交融共生、兴衰更替的动态演进思路,运用协同创新理念,阐述了主流与新流创新协同的条件及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创新企业有效把握创新协同度、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实现技术跃迁和创新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4.
标杆学习对企业主流与新流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标杆学习对两种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竞争性标杆学习和功能性标杆学习,分别通过以直接影响为主和间接影响为主的综合作用路径,正向促进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两类标杆学习对企业新流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均通过间接影响路径起作用。组织惯例更新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主流技术创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标杆学习影响企业新流技术创新中则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05.
朱斌 《财经界(学术)》2014,(26):225-225
如今,大多数企业逐渐开始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他们一直分析和探究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案。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财务预算概念及特点、财务预算管理的含义、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和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306.
朱斌 《中国外汇》2023,(13):58-60
<正>外汇局云南省分局以机制建设、方向引领、服务实体、能力提升为切入点,切实推动外汇管理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近年来,外汇局云南省分局(下称“云南省分局”)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领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深刻内涵,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积极探索推进云南外汇管理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着力构建“党建搭平台,业务出成绩”的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以党建为引领,  相似文献   
307.
充足的杨树工业用材资源和市场需求,带动了邓州市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使邓州市杨树产业形式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本文通过邓州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提出了邓州杨树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08.
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高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两地共生利益最大化和产业持续发展内在需求的驱动下,高科技产业从各自独立的系统演化为以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以互惠双赢为动力;以政府引导、调控为手段的完全协同化或部分协同化的新型系统,从而促进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补偿、相互促进、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诱发高科技产业间的要素耦合效应、技术波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共生经济效应。要形成这种协同发展系统,如下问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309.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