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房地产兼具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度量指标,即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通过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发现:在20%的首付比例的假设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两个阶段,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从2007年到2011年,逐渐呈现出供给过剩,2011年过剩尤为严重。构建的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和研究结果对企业和政府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态势、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首先从公共产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振兴东北中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其次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支持东北振兴的工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政政策及其工具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并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工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对民营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行动显著提高了被督导地区民营企业的长期投资。其作用机理在于,专项督导行动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内源融资水平,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和资产周转的加快;另一方面则改善了企业的外源融资状况,表现为商业信用的增加。进一步地,上述效应在经营较为稳健、融资约束较高、受中央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研究场景,识别出政府欠款影响企业长期投资的因果关系,厘清了其中的作用机理,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以2007年的银行续贷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续贷限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的作用效果因专利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续贷限制之后,相较于低质量非发明专利,企业高质量发明专利下降幅度更大,进而企业创新质量降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续贷限制会降低企业信贷规模、缩短企业信贷期限以及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上述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收紧续贷标准会强化企业的融资约束,限制信贷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最终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为当前的续贷政策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视角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875家上市公司2001-2008年8个会计年度的数据,研究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股利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对现金股利支付的影响.结果发现:股利所得税减免在短期内会引起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增加,长期之中会出现效应递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对股利所得税减免的反应与公司控股股东性质相关,而与自然人股比例无关;同时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中,中小股东的利益被忽视;也表明在我国当前投资者利益保护比较弱的情况下,采取减免股利所得税的方式并不能在长期之中有效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本文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我们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加强内部控制两条路径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是对数字经济时代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新发现,拓展了数字化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两支文献的研究,也意味着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2007年的银行续贷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续贷限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的作用效果因专利类型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续贷限制之后,相较于低质量非发明专利,企业高质量发明专利下降幅度更大,进而企业创新质量降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续贷限制会降低企业信贷规模、缩短企业信贷期限以及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上述结果表明,"一刀切"式地收紧续贷标准会强化企业的融资约束,限制信贷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最终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研究为当前的续贷政策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视角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0.
税收征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手段,能够作用于公司经营环节,进而影响审计师面临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由此影响到公司的审计费用。但目前鲜有文献研究税收征管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机制分析表明,金税三期工程推高了上市公司实际税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提高了审计师的业务风险,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同时,金税三期工程强化涉税信息监管,提高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从而降低了审计费用。综合来看前者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大于后者,导致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税三期工程对审计费用的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由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