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纾解实体企业短债长用难题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其短债长用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短债长用程度,并且这一负向影响在风险偏好高、实体投资需求大、长期债务融资能力弱及非国有的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增进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降低企业过度投资,从而缓解企业短债长用程度。此外,通过降低企业短债长用程度,企业ESG表现还促进了企业业绩的提升、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发掘ESG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降低企业短债长用、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33.
文章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国家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其次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探讨了财政政策促进中部崛起中的工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叶永卫  李增福 《金融研究》2021,489(3):114-131
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国企“混改”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国企“混改”过程中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动机。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参股促进了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参股通过治理效应路径和融资约束路径共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具体表现为非国有股东参股带来的监督治理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均增强了国有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促使国有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参股推动的国有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并非出于短期利益追逐,而是为了平滑企业投资进行的预防性储蓄。本文研究对于如何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选取2009—2010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281家创业企业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实证分析高管合法性对创业企业IPO抑价的影响。通过对构建高管合法性的操作化指标进行稳健回归分析,本文发现,高管合法性与创业企业IPO抑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IPO过程中,高管合法性能够作为传递创业企业价值的可靠信号,提高外部投资者对创业企业的信任程度,进而有效降低创业企业的IPO抑价水平。  相似文献   
37.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后所得税负担及产业、区域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新税法实施后,适用税率降低的公司实际税负下降,适用税率不变和上升的公司,实际税负没有显著变化;上市公司总体所得税负下降了2.21%;税收负担地区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显著,实施后不显著;行业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后都比较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法定税率的降低减轻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淡化了区域差异,突出了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优惠政策取消和延缓的公司,实际税收负担没有明显提高,实现了旧税法向新税法的平稳过渡,表明降低税率、取消优惠的同时给企业以一定的延缓期是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8.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在于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中小企业风险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条路径,一个是风险资金以银行形式向中小企业贷款;另一条路径是通过担保机构过滤风险。由于中小企业的外部性问题,担保机构可由国家财政扶持的中介机构来担当。以这个理论框架作为基础,本文对世界上几个典型的中小企业专业银行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历史和目前成立的科技支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商业银行的商业性融资在中小企业内部结合,而不是在商业银行内部结合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性支持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旅游消费市场中信誉机制建立的困境及政府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消费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及由此导致的旅游消费市场上经营者信誉建立的困境;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认为,旅游消费市场上信息的交易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公共产品的属性及外部性,从而提供了在解决旅游消费市场上信誉机制建立的困境时政府干预的依据。同时也廓清了政府行为的边界;最后,提出了政府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了政府行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0.
甘月  李增福 《财经研究》2023,(11):80-94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近年来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行权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的行权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提高中小股东在利益侵占相关议案中的投票率、提高上市公司的媒体负面关注度和增加其面临的诉讼风险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治理效应在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且当投服中心采取公开发声和参加股东大会这两种方式行权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果更显著。文章拓展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研究,为投服中心保护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证据,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投服中心未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