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境外大股东持股与股价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竹清 《经济前沿》2014,(2):148-160
以2006-2010年的中国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境外大股东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首先,境外大股东在来源地方面具有显著的地缘特征和经贸关系特征;其次,行业不同股价同步性呈现出较大差异,如采掘业、金融业的股价同步性很高,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相对较小;再次,境外大股东持股与股价同步性呈显著负相关性;最后,来自非港澳台的直接境外大股东对股价同步性有更大的影响,而直接境外大股东是否为金融机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省域视角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银行旨在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天然肩负了金融扶贫的任务,处在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前线。本文选取2012—201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和扶贫数据,分析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村镇银行扶贫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种效应:一是累积效应,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二是同域效应,即与发起行位于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三是补充效应,在经济金融欠发达的省域,村镇银行能够发挥较好的扶贫效果,即村镇银行的设立和运作弥补了部分欠发达省域扶贫金融服务的短板。此外,村镇银行在农村扶贫效应显著,而在城市扶贫作为有限。为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扶贫,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设立更多村镇银行,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支农支小、践行普惠金融的特色和特长;第二,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在其总部所在省域的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通过同域效应充分发挥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使金融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体;第三,引导和鼓励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真正实现金融扶贫力量下沉,助力农村脱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4年静态面板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着重研究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理财投资选择和程度问题的作用关系,并加入终极控制人性质进一步探索了这种作用的变化.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理财投资选择和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国有企业对投资银行理财的偏好更弱、可能性更低,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削弱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理财投资选择的负向关系,而强化了与投资程度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07—2016年我国发起行设立村镇银行的数量和注册资金金额数据,实证分 析了发起行的部分重要特征对设立村镇银行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及对其自身绩效影响的中介作 用。实证发现:发起行资产规模越大、同省市已有村镇银行数越多则越可能成立村镇银行,而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能性越小;农村商业银行或上市银行一旦决定发 起成立村镇银行,则倾向投资更多;村镇银行累计数量越多和注册资金总额越大,发起行的管 理成本越高,绩效水平越低,但发起行如为上市银行则削弱了上述作用。因此,发起行成立村 镇银行时偏好追求规模经济,而且短期内倾向于放弃绩效目标而响应贯彻国家发展普惠金融及 振兴乡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但由于农业经营天然弱质性、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落后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较大程度的融资约束,融资难、贵问题仍突出。农商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地方金融长子,人缘地缘、决策灵活是其核心优势和竞争力,支农支小、扎根本土是其核心使命和战略选择。新的机遇与挑战下,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错位竞争,强优势、补劣势,积极创新产品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军相融、双赢共荣”必然迸发无穷动能,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机构投资者中的典型代表———证券投资基金为切入点,用合资基金持股比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和只数三个维度衡量其对上市公司的持股,选取2006至2010年中国股市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相较中资的证券投资基金,合资基金持有更能降低股价同步性,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确稳定了中国股市,而且基金管理公司引进外资参股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是一个重大且极为复杂的主题,这方面的研究对构建和深化金融开放理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我国金融如何进一步开放也极具现实启示。本文从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与投资增长、金融稳定、资本市场效率、股市风险、公司治理及绩效等方面,对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讨论和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流转。鉴于土地与乡村旅游的密切关系,土地流转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定产生全面的影响;且近年全国各地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此,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现实实践中,研究土地流转对乡村旅游的正负效应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由产而融”易、“由融及产”难。在债务违约频发的经济新常态下,“双刃剑” 的产融结合战略能够帮助实体企业缓释信用风险吗?本文选择2008-2015年投资非上市金融机 构的上市公司数据,利用KMV模型多视角地分析了企业产融结合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发 现,第一,企业产融结合可以显著降低信用风险,而且二者间存在一定的“正U型”关系;第 二,所投资金融企业的类型不同,企业的产融结合对信用风险的作用存在明显不同,投资银行 和证券公司降低信用风险的效果最佳;第三,随着投资金融企业股权比例的提高,企业信用风 险明显降低,但达到绝对控股后又会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最后,企业的国有属性削弱了产融 结合与信用风险的负向关系。因此,有条件的实体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可以适度投资与自身 产业契合度高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