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7956篇
工业经济   448篇
计划管理   1351篇
经济学   2281篇
综合类   866篇
运输经济   64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715篇
农业经济   1019篇
经济概况   1819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669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1174篇
  2010年   939篇
  2009年   1047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1354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844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808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企改革攻坚任务已基本完成,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对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十年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抓手,提出了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和发展、促进陕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体支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32.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和意义,归纳了低碳经济的先进性、创新性、区别性、阶段性等特征,深入描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将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借鉴了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3.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的回落,但由于各种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快速提升,面临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幅放缓"与"通货膨胀抬头"可能成为自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834.
新型工业化应新在何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党中央提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际,明确提出我国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而且要推进具有时代新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但新型工业化究竟应新在何处呢,需要认真加以讨论。一、新型工业化新在拥有新的时代背景和体制环境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先行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对于…  相似文献   
835.
对200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严重下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二)今年以来,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效应加快释放,若干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受冲击的问题尤其突出。(三)夏粮减产,耕地减少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在不断积攒。  相似文献   
836.
在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达到12.6%快速增长的良好开局之后,从4月份开始受非典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了二季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6月全省实现GDP2198.6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增速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37.
中央财政收入日常监管机制是中央财政收入监督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地讲,对中央财政收入的监督保障作用,是通过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国库监督、国有资本监督、社会中介监督、纪律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共同实现的。但其中的财政监督,是以财政收入的主管者和组织者——财政部门为主体,寓于财政收入执行及财政管理之中的财政专业性监督,是对税务监督、国库监督、国有资本监督等的再监督,具有任何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财政管理专业特色和独特作用。就中央财政收入的财政监督而言,监督主体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组织者——中央财政机关(财政部),包括其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和各业务机构。财政部各业务机构(司局)主要是在履行各自的财政管理职能中配合或参与开展某个方面的财政监督活动。为了使预算决策、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职能相分离、相互约束和相互监督,财政部设有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即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派驻各地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以下简称专员办)来专门行使财政监督职责,既要以财政监督主体的身份对国家财政管理相对人(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负责监督财政的国家立法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等)实施外部监督,又要以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838.
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北开发的关键环节。第三,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事关西北地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要将西北地区纳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五,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西北地区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第六,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有益于西北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一、西北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行性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839.
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效益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从2002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亏损企业大幅度减少,2001年亏损企业为54家,2002年为33家,减少了21家,下降幅度为38.89%;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3589.32亿元,利税总额7189.33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9.91%、33.71%;另几个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及效率的指标如:全要素生产率、总资产产出率、人均产出率、股东权益利润率、人均利税率、资金利税率与2001年比都有所提高,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4.49,比2001年提高了0.5;总资产产出率56.35%,比2001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人均产出率35.7…  相似文献   
840.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构成威胁。为考察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状况,本课题组运用随机动态分析框架与财政风险演进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考察,均得出当前财政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结论。但不可否认,在当前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未来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既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又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加大民生支出压力的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协调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以经济的可持续为终极目标,以积极财政政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策略,应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主动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由推进逆周期调节为主的总量调控政策转向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调整政策,利用3~5年的时间灵活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加大改善民生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财政功能的转变。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统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与监督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机制,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