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农业水价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农业水资源重要的经济信号,也是促进农业节水重要的经济杠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当前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对于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  相似文献   
12.
王树勤  张宝田 《财政》1990,(10):30-30
支农资金追踪反馈管理,是财政部门运用自身职能,对支农针对牟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不断反馈资金使用情况,以加强资金管理的一和中方法。1986年以来,大连市财政局对27843万元支农资金进行了追踪反馈管理,有效地控制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挤、占、挪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财政支农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过程中也不断探索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框架。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性障碍暂未破除,加上财政支农牵涉财政部门和其他农口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划分不够明晰,支出责任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报告基于安徽、湖北、河北等省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因事权划分不清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最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社会组织和经营管理角度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的高度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国家完善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所奠定的服务基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要努力实现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经营方向转变,就要建设覆盖全程、综合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对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准确而生动的评价:"农业农村形势好,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大幅提升,为现代化建设在重重风险挑战中昂首迈进,为党和国家事业在各种困难考验中兴旺发达,注入了强劲动力,增添了应对底气,赢得了战略主动。"正是基于对农业现代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  相似文献   
16.
生产物流与生态环境具有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通过对生产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了生产物流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企业自身所担负的环境责任,评价企业采用绿色生产物流后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西”地区农业生产建设经过中央财政18年的专项扶持,其效果如何?21世纪初是否继续支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继续支持的重点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们对甘肃河西、定西等6个地区7个县、宁夏西海固地区5个县的“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在历史上,甘肃的定西、河西地区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简称“三西”地区)以干旱、缺水、贫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新型经营个体和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采取切实行动,加大对新型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基于在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