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01篇
综合类   1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6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琢 《特区经济》1994,(4):7-10
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农村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它不是凝固不变的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土地产权制度已和农村现代化大趋势产生了种种矛盾.出路在哪里?广东南海从1993年开始,以改革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目标铺开了164个改革试点,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是更具深远意义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2.
当前中等城市的机构面对着改革的挑战。我们应当怎样决策呢?首先应当从分析形势入手。一是要分析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二是要分析当前以机构改革为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3.
在人口問題上,我們党主張計划生育,贊同广大羣众节育的要求。新人口論者費孝通、吳景超等等也談論提倡节育、控制人口增殖率的問題,看来他們同我們党的主張好像沒有什么不同。实际上,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我們宣傳和推广节制生育,适当地控制人口增殖率,是为了減輕在人口多、底子穷的条件下进行大規模經济建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但是,我們决不是把控制人口增殖作为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前提,相反地,我們認为,我們六亿人口是建設社会主义的本錢,要砌起一座宏偉的社会主义大厦,首先要依靠勤劳勇敢的人民羣众。新人口論者談論节制生育,談論人口問題,是从憎厌人多的心理出發的,是要拿这个作幌子,捧出人口多同資金少对立,同工業化对立,不控  相似文献   
104.
50年代初,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初级合作社,也就是在个体所有制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向是正确的,农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当时推行得过快过急,违背了农民自愿入社的原则。对此,农民不满意。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者,没有把革命的阶段论同革命的发展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当时的主要倾向是以革命的发展论否定革命的阶段论——用未来的社会主义否定当时的新民主主义,不适当地限制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限制中农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过早地实行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在这样“左”的…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台湾地区地理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了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之后,传统经济以劳动力密集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丧失竞争力,在国际间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情形下,资本的效率和技术的创新才是推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6.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  相似文献   
107.
作者认为,我国尚未形成健康的买方市场,而是属于以卖难为特征的不景气市场。这种不景气市场既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即内需不足;又表现为加工业过剩,即非制度性的生产过剩。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矛盾。文章最后提出治理不景气市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8.
109.
作者在文章中对我国当前财政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深层次矛盾就是“吃饭财政”,论述了解决财政深层次矛盾的出路在于把吃饭财政转变为建设财政,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评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琢 《南方经济》1999,(11):1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