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01篇
综合类   1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6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宏观经济管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大比例问题;另一个是大平衡问题。所谓大平衡,就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平衡,消除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也就是消除需求膨胀,从价值上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这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社会条件。下面,围绕这个问题讲几点探索性意见。  相似文献   
32.
八十年代的改革,广东农业经济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飞跃,还是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这个问题理论界还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讨论这个问题,要研究广东农业经济形态变化的四步曲,即广东农业经济形式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广东农业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极低,生产的产品只能自给。只有生产者内部分工,不具备社会分工的经济条件。除了自给,基本上没有能力  相似文献   
33.
广东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坚持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市场为取向,把改革、开放、开发和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村经济高速、稳定、协调发展。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九月上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在广州共同邀请了中央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广东省部分专家学者共20余人进行了座谈。王郁昭、林子力、陈吉元、杜鹰、陈锡文、张路雄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发言,本刊将陆续刊发。现将广东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34.
35.
一、市场疲软现象已经出现以即期有效需求不足为特征的市场疲软在全国已露端倪,在广东则尤为明显。市场疲软的具体表现是: 1.投资品市场疲软早已出现。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供过于求,中转环节交易清淡,生产厂直销比重继续提高。不少单位为压缩库存而削价竞销,生产资料价格由升转降,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投资品销售不畅。上半年物资销售部门生产资料销售1435亿元,下降15.1%,且降幅逐月增大。据统计,上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简要总结了50年代以来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所取得的理论性进展,剖析了这一探索未能在实践中取得全面成功的主要原因,指出作为中国改革先驱者的农民创办和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推动了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转变,而且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六十年(续)王琢许滨文章较为详细的叙述了我国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苏区展开的土地制度改革到九十年代初在经济发达地区展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的历程,阐述了我国60年中土地制度变革中存在着的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两条路线斗争,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40.
一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不是一个客观规律? 目前,对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不是客观规律有以下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计划是主观的东西,客观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计划现象,持有这样意见的同志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感觉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由国民经济计划调节的,看不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调节作用。因此,怀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