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本文基于产业政策的视角沿着两条路径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条是理论上的思想脉络,一条是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并在这两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受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该国自身约束条件的影响.只有将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正确的约束条件识别相互结合,才能使政府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跟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要发挥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方面.  相似文献   
62.
皮建才 《财经研究》2012,(12):51-62
文章主要采用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把协调分成了自发的古诺协调、以某个地区为中心的协调和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协调三种情形。基本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存在"区情"差异的情况下,只有当协调对两个地区中至少一个地区非常重要时,采用以中央政府为中心的协调才是最佳的;只有当协调对两个地区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是很重要时,采用自发的古诺协调才是最佳的;无论如何,采用以某个地区为中心的协调都不是最佳的。放松基本模型的假设后,文章所得到的结论会更加符合现实。分析结果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观点基础上实现了有力的突破。  相似文献   
63.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借用了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一个小品的名字,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到今年6月,《经济学家茶座》就出版10周年了。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既要面对协同发展的问题,也要面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进行合适的区位选择可以有效权衡这两个问题。北京地区的企业既可以转移到天津或河北地区(即选择区域内),也可以转移到京津冀以外的地区(即选择区域外)。对环境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区有动力把产业转移到对环境重视程度较低的地区。本文的研究发现,具体的区位选择受到协同效应、跨界污染程度、居民环境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的理论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及对国家新设立的"雄安新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至理名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很多人正是受这句话的启发,在现实中寻找合适的“支点”,从而打开了自己人生的局面。但是,我们把这句话运用到经济学中时却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经济学的支点到底在哪里?我觉得经济学的支点应该藏在效率中。但是学过新制度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效率的定义并不统一,存在着一个“效率困境”。产权学派认为,只要考虑了所有的约束,在约束下做的最大化选择就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66.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益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营化的重要力量,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从成本的角度看,地方政府间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制造了许多无效GDP并忽视了辖区居民的利益。从权衡的角度看,既要允许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又要为地方政府间竞争寻求适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7.
所有权结构、自私性努力与投资阻塞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学者基于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内耗"和地方政府的"内拼",但他们分析的只是次级"内耗"和次级"内拼",是给定所有权安排下的"内耗"和"内拼",他们没有注意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初级"内耗"和初级"内拼"。本文从投资阻塞的视角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初级"内耗"和地方政府的初级"内拼"。我们的分析表明,通过议价力量配置来解决国有企业的初级"内耗"问题是可以奏效的,但是通过议价力量配置来解决地方政府的初级"内拼"问题却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在"立宪"层次上界定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控制权边界,否则就会带来不断重复的试错性成本(比如宏观调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