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22篇
计划管理   133篇
经济学   76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15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11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安置与配置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就业一直采取国家全包、一包到底的政策;步入市场经济,劳动者作为经济资源之一,理应变国家安置为市场机制配置就业,走依靠市场就业之路。 最近,我走访一些企业发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之后,适应性明显慢于其他性质企业职工,吃苦精神、工作效率、角色意识皆逊人一筹。安置与配置的本质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安置与配置,虽一字之差,内涵却迥然有异,不能等量齐观。从行为上看,“安置”是政府行为,是不找市场找市长;配置是市场行为,是市场调节就业,是不找市长找市场;从时间跨度看,“安置”多为从一而  相似文献   
52.
这几年,一谈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人们就会油然想起“你办厂,我发照;你开张,我恭贺;你销售,我收税;你倒闭,我同情”之类的说法。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把非公有制经济“扶上马”,以此创造一种宽松环境的话,那么,非公有制经济从作为公有制经济补充的昨天,发展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今天,克服其自发盲目的冲动,引导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已经到了该提上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屋建领,十五大报告指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引导非…  相似文献   
53.
200年前,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今天,知识经济正替代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在知识经济走近时,美国、日本未雨稠缪,采取“依靠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使经济中知识含...  相似文献   
54.
石块置于平坦的地方就安稳、静止,放置险要的斜坡,就会急速滚动。“斜坡效应”由此而来。 事殊理同。人躺在风平浪静的“温床”,时间久了,要么变懒,要么心散,  相似文献   
55.
56.
美国有一个叫皮埃尔·马丁诺的广告理论家说:“任何的购买行为过程都是购买者的个性与所谓产品的‘个性’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此言极是。从买的角度看,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需求,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对音箱的爱好为例,有的消费者喜欢浑重的美国货,有的喜欢柔和的英国货,有的喜欢刚劲的德国货。“清一色、绿一片、满堂红”的商品,难以  相似文献   
57.
如今,市场联“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牵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广泛推行。这种农业产业比经营,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内涵,利于发挥整体经济优势,无疑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大方向。  相似文献   
58.
话说市场     
程建平 《上海改革》1998,(10):42-43
有一旬“口头弹”:“不找市长找市场”。不少人据此又是考察港澳市场.又是观摩欧美市场,又是探寻沿海市场;根据市场的信号,又是签台作协议,又是订出口台同,又是引外商办厂,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一年半载过去了,并不见投资的盘好回报。根据市场的信号,一些地方把昔日“小舢板”改造成“大舰艇”,力没少费,钱没少花,可企业麦大“蛋糕”未做大,市场怎么总跟我们过不去?  相似文献   
59.
对于那些生活在群山、弋壁、水乡泽国的农民来说,春风慢度,市态朦胧。对于市态朦胧的农民来说,依着兴趣干,凭着想象干,使着蛮劲干,习以为常了。市场经济是农民未曾走过的路,需要组织与指导;在市场经济初期,那些封闭惯了的农民需要搀扶与牵引。否则,“跟风”中会...  相似文献   
60.
欧洲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法国没有一个女人喜欢穿一样的衣服。”法国女人为啥不穿相同的衣服?这里有个“从众”与“创新”的问题。从众者,随大流,跟风跑,消费“清一色”。创新者,鹤立鸡群,同中求异,不拘一格,特色取胜。美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清一色”的美,那是“从众”之美;创新是美,那是引人入胜、万紫千红的美,是比大众化更胜一筹、更高一档的美。市场的法则永远在变。法国服装生产的创新性令人眼花缭乱,变化多端的服装式样在国际市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