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积极预防腐败,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国有企业如何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对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时,都默认所有产业为具有全国性特征的产业,并以全国性数据作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计量基准。然而,当这些市场结构评判方法在运用到区域性产业时就会发生明显的误判,其结果更无法准确地反映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赢利能力等指标。本文应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市场结构评判方法的缺陷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3.
区域性产业是与全国性产业相对应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从产业及其产品特征入手,从传统产业范畴中划分出来的一类具有显著区域性特征的产业.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性产业的定义并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在区域性产业中的应用提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更加的频繁,国际贸易受汇率风险的影响愈加严重,因此,汇率传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影响汇率传递强弱的因素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以期获得对汇率传递问题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体系是由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两部分组成。受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上形成了以外部治理机制为主的美英公司治理模式与以内部治理机制为主的日德公司模式;我国应以借鉴日德公司治理模式为主,同时,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逐步强化公司外部治理。  相似文献   
46.
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建华  张琦 《商业时代》2006,(28):50-52
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分别需要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市场环境,并且在制度安排、程序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是企业用于规避经营风险、构建竞争优势的两种重要策略,为寻求两者的有效切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的成本领先是许多企业摸索的难题。本文以实例分析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罗建华 《价值工程》2011,30(34):98-98
笔者根据冬瓜山首采地段的开采现实,开采矿段的底部结构的岩石特性,提出合理的底柱支护方式,为冬瓜山矿段进一步开采,底部结构的支护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水泥搅拌桩在卤阳湖盐渍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兴华  罗建华 《价值工程》2011,30(27):69-69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属陕西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的省级工业开发区之一,针对卤阳湖的地质条件和地基工程的设计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并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法处理盐渍土地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在这个传播丰富而多样、信息过剩而芫杂的时代,策划有助于我们当好“社会守望者”和“新闻管家”,对信息作出必要的选择、整合和优化,从而设置议程、影响舆论、动员社会、造福公众。  相似文献   
5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