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银企关系是银行和企业之间维持交易而进行的一系列合约的连接。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说明,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最有效率的合约形式。中国的银企关系合约具有不完备巨与非市场化等特点。通过给出一个分析框架后认为,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备的市场化的合约关系、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引入充分的竞争等。  相似文献   
72.
代理成本理论是解读债务期限与投资关系的关键视角,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都是代理成本问题的表现形式。西方投资理论认为,短期债务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长期债务能够更好地缓解融资约束问题。然而,在较为复杂的代理成本机制主导下,债务期限对投资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作用机制,不同投资区间债务期限选择会直接影响代理成本高低,进而影响投资效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投资规模区间债务期限与投资遵循非线性关系的特征事实。在融资约束和制度不完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应注重健全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代理成本,方能优化债务期限选择,实现投资决策与外部金融环境间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信用债投资者的视角,对城投债风险溢出的多重路径进行探究,明确了不同地区间城投债风险的溢出机制,以及城投债风险对信用债市场整体的溢出效应及其反馈效应。本文构建省级行政区城投债利差指数以代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将GVAR模型与FAVAR模型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包含上述两个层面城投债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模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微观层面,局部地区的城投债风险会对关联地区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这一结论与现有研究的观点一致;宏观层面,城投债风险的上升伴随着信用债市场利差水平的总体下降。此结果表明城投债风险上升会迫使信用债投资者减少对隐性担保的追逐,倒逼信用债投资者更为积极地承担信用风险赚取溢价,从而改善其他非城投主体在信用债市场上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地,本文以来自贵州、江苏两地的城投债风险冲击为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对比其短期溢出效应,以考察不同地区的城投债风险冲击对系统的短期溢出效应有何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