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23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93篇
经济学   98篇
综合类   52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83篇
经济概况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1.
82.
目的 研究围封条件下植物群落中物种变化的分布特征,有助于解释退化草地在不同围封阶段演替规律。方法 文章以温性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随机采样方法,调查群落生物量、植物物种种类、密度、盖度及高度,探讨时间尺度封育状态下的温性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1)封育措施显著增加了群落盖度,比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13.79%~114.75%,且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群落盖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而封育措施对群落密度没有显著性影响。(2)封育显著增加了植被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禾草生物量,其中地上生物量较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66%~887.3%,禾草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降低—增加—降低的波动变化,地下生物量在监测年份下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封育措施可以提升植物多样性,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 封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甸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但退化草地在长期围封后,应进行适度利用来维持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以及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而明确不同草地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情况,为当地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草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退化的天然牧草地、混播型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型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较为普遍的箱法进行了野外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草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通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温室气体与土壤含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CO2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其中刈割人工草地的CO2排放量为67.00±9.15 mg/(m2·h),显著高于放牧人工草地35.50±5.37 mg/(m2·h)和天然草地30.17±4.57 mg/(m2·h)(P<0.05),且CO2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我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果树种类日益得到优化,种类及品种日益增多,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果树病虫也相应地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害虫种类增加,某些病虫的为害加重,为害时期延长等。2005年我区雨水分布严重不均,导致病虫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同时由于水果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果农对果园管理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区果园已陆续完成收获,进入冬季闲园季节,针对2005年出现的这些情况,建议抓住这一良好时机,做好冬季果园病虫害防治及综合管理工作,有效降低虫源基数,培育良好树势,为2006年果树生长做好前期准备。一、…  相似文献   
85.
稳制活田加强管理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辛云岩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绝不动摇。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  相似文献   
86.
呼伦贝尔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 光能利用率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能利用率(LUE)是植被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不同尺度的总第一性生 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通过地面遥感测量、暗箱—气相色 谱法(DC-GC)和涡度相关技术(EC)的方法,在2011年8月初至9月初,获取呼伦贝尔地区以贝加尔 针茅为主要优势种的草甸草原光能利用率,并动态分析光能利用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光能 利用率日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单峰趋势,即在早晚出现较高值,中午出现较低值;光能利用率的季节变 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日变化研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都与光能利用率呈显著负相关;季节变化研究 中,温度与光能利用率呈弱正相关,叶面积指数与光能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
1960—2015年呼伦贝尔草原气温和降水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1960—2015年呼伦贝尔草原区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这56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方法]文章采用Mann 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和Sen′s斜率估计分析了温度、降水变化的趋势和变化速度。[结果](1)呼伦贝尔草原区过去56年中气温呈现出极显著波动增加的趋势,其中第二季度增温的趋势最明显,年均温增加中值005℃。海拉尔区增温速度为草原区最快,年增加中值004℃。(2)呼伦贝尔草原区这56年中降水呈现出不显著的波动下降趋势,年降水减少中值041mm。其中第三季度降水量显著减少,年降水减少中值092mm,第一、四季度降水量显著增加,年降水增加中值007~023mm。第二季度变化较小。满洲里市降水量极显著下降,下降速度为草原区最高,年降水减少中值125mm。(3)1~5mm降水次数和总降水贡献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增加中值0102%, 5~30mm降水次数和降水贡献呈现减少趋势,单次降水30mm以上频率很低。(4)历时1~2d的降水是研究区最主要的连续降水类型,独立单日降水呈现不显著增加趋势, 2~3d连续降水呈现不显著减少趋势,连续4d和4d以上降水事件较为罕见。[结论]呼伦贝尔草原区过去56年整体看呈现出暖干化的趋势,年内尺度看降水呈现均匀化趋势,第三季度减少,第一、四季度增加。降水格局表现为分散化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减少,小雨增加; 连续降水减少,单日独立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88.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众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新经济形势要求企业必须依赖企业的所有员工。薪酬激励无疑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分析目前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创新的方式方法。强调根据企业特点,足立长远发展目标,建立真正适合本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89.
[目的]土地利用作为地球表面与人类活动连接的纽带,明确其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对于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为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来探究研究区在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年际变化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2015年草地面积为329.52万hm~2,占总面积的81.17%,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土地利用类型, 1990—2015年草地总量略有减少,减幅为0.04%;湿地作为研究区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先减后增、整体减少的趋势,整体减幅为0.36%;其他土地面积减少1.39万hm~2,减幅为19.05%;面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增加8 480hm~2,增幅高达102.60%;人工表面面积增加6 075hm~2,增幅为29.47%;林地面积增加了2 908hm~2,增幅10.48%。草地、湿地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净转入特征,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用地表现为净转出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换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和农畜因素共同影响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9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粮食自给水平的演进历程大致经历了近乎完全自给、高度自给和基本自给三个阶段,呈现出自给率下降并伴随着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上升的显著特征。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但通过增加国内供给和进口供给,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阶段。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构。基于我国水土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和国内外粮食市场因素的新变化,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应注重加大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力度,实现粮食数量、质量、生态和产业四个安全;以粮食自给总量目标替代自给率目标,合理设定粮食自给水平;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利益,进一步激活粮食生产内在动力;加大力度推进全球粮食供给体系和风险防控能力建设,确保"适度进口"战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