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国家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 ,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部长能够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不出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对财政政策有很大依赖的社会保障基金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 ?文章从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角度 ,来阐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12.
郑茜 《中国外资》2013,(6):174-175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和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对海淀区城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逐步实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全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市化水平协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城市化水平是农村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本科教育的重心应该在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俨然成为培养合作能力,推动学生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部分。对X大学300名本科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进行调查,并在此结果基础上,对提高我国本科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资源现状与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茜 《企业经济》2004,(1):38-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产业格局面临调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进行主导产业规划时,应当根据本地区产业优势和劳动力资源的特点,选择那些能够“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保证产业结构的均衡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排队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居民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需求量急剧膨胀,银行改革的步伐跟不上需求的迅速增长,居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使银行排队现象成为我国货币金融领域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供给需求不平衡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排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晓英  郑茜 《经济师》2001,(11):65-66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 ,不同类型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同类型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 ,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虽然很多 ,但社会保障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存在诸多问题 ;寻求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优化消费结构 ,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农业化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由于我国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家庭经营始终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坚持的原则。本文认为,"超大模式"动摇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同时提出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应是"土地家庭经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郑茜  石红 《商业时代》2006,(26):105-105,109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指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并对如何能使农民增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质量的现状分析,探讨两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利弊和可行性。指出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农业增长才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