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政府支出规模、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产业发展阶段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各个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同变迁模式。本文从政府支出规模、生产要素积累这一新的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世界上2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基本结论是,政府支出通过改变全要素生产率和各个产业的资本、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积累,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对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体系形成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的原始积累能力,政府支出只对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证检验结论为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特性提供了有力解释。  相似文献   
42.
通过建立能源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单部门经济模型”和“两部门经济模型”,推导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可能存在正面的积极影响,也可能存在负面的消极影响,并利用线性回归和基于“阈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中国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倒U-型”的影响,即当能源消费水平较低时,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当能源消费水平较高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这些研究结论为中国节能减排的能源政策与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有效揭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滞延性,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三阶滞后PVAR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单位1994~2004年的公路投资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滞延性;同时我们发现,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多重的和多样的,两者间的基本关系是"非对称互动关系"。在对二者滞延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流程图,并对政府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投资决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