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89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从邯钢核心能力看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钢的成本管理给出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但是光靠挖潜,企业的发展潜力有限的。所以,企业应走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道路,这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魏晋风度包括魏晋时期的名士风度,是魏晋名士的外在容貌、举止、言谈、风姿、态度和内在精神、气质、个性、才华、气度的有机统一,本文力图从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等方面来探寻其精神本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U-TRIZ的SAFC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汲取经典TRIZ以及现代TRIZ各分支理论的精华,构建了物质-属性-功能-因果(SAFC)分析模型,明确了统一TRIZ(U-TRIZ)的解题流程,统一并准确定义了关键术语,并结合3个实例介绍了SAFC分析模型的应用与转换步骤。结果表明:SAFC分析模型便于工程师们准确找到技术系统中产生有害功能的物质或组件的属性,并借助于"效应知识库"对那些不需要的属性实施变、增、稳、减、测的有效操作,极大地提高了TRIZ的学习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属性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职能出发,结合已有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的整合模型框架,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与浙江大学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高校知识协同核心要素——知识资源属性、组织学习、界面管理、信息化与高校科研能力核心要素——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的互动及提升机制,进而提出了知识协同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特性和竞争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品在成本结构、技术风险、市场时效和需求潜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要采用有别于传统营销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建立起高新技术产品独特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6.
技术引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技术引进以及相应的研究开发活动,有效地利用先进国家的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经济实力与管理水平,这是发展中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普赖斯奖获得者是德国科学计量学家LutzBornmann,至此在30位普赖斯奖获得者中,德国共有两位学者获此殊荣,反映了德国科学计量学研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德国科学计量学发展及国际影响力进行研究。以Scientometrics期刊数据以及施引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使用词频分析、战略坐标图、文献计量分析、Python爬虫方法、引文分析展现德国科学计量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结果发现,第一阶段德国科学计量学发展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但第二阶段稍逊于第一阶段。德国在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发展有较为明显的领头羊效应,即第一、第二阶段都有一家机构、一名学者一枝独秀,引领德国乃至世界科学计量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爱芳  陈劲 《技术经济》2012,31(6):16-20,49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阐述并比较了科学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概念起源、内涵、特征及其理论意义,分析两种学习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通过案例研究描述了企业的STI学习行为和DUI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9.
陈劲  梁靓  吴航 《技术经济》2012,31(5):8-11,23
在开放式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从网络嵌入性的视角,探索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中技术转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揭示了解吸能力在整个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外向型技术转移研究框架,为企业实践外向型技术转移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低技术制造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其发展策略要由追赶型向竞争性和协调型调整,企业要采取平衡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战略、从事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信息化进程、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