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84篇
经济学   76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0篇
农业经济   34篇
经济概况   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91.
崔红茶  陈新  陈辞  王涛  王静  师岱 《经济地理》2023,(9):160-17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场域,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阵地。文章选取三批次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异质性显著,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区位上为“上散中聚下疏”的特点,空间密度呈“一核心、两次核心”的分布形态。(2)分批次看,三批次的空间密度特征差异显著,从第一批到第三批,长江上游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断增多。(3)空间族际特征,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多民族共生格局。(4)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长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影响,其时空分异是“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人地系统下的一种和谐共生状态,表征着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长期形成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392.
文章以实现供应链物流产业智能化发展为目标,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物流中的实际应用。首先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结构,总结供应链物流人工智能建设规划,明确现有供应链物流在实现智能化发展期间应该关注到的要点;其次分别从物流仓储地址选择、物资管理、仓储作业、物流运输、物流信息追溯这五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最后总结今后智能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提高供应链物流运输效率,以期能够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93.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研究农村三产融合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意义重大。以贵州为例,首先探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现状,其次分析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农业观光旅游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等建议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进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394.
杨丽  陈看看  陈新 《化工管理》2023,(12):30-33
采用三联吡啶与硝酸铜在混合溶剂(乙醇与水的比例=9∶1,体积比)常温下反应合成配合物,以该配合物为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该探针的离子识别性能,同时进行干扰实验和检测限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光谱可以识别Zn2+,Zn2+的检测限为1.023×10-8 mol/L,探针L和Zn2+的络合比为2∶1。紫外法可识别Bi3+,并且其他离子对其干扰都很弱,Bi3+的检测限为3.538×10-8 mol/L,探针L和Bi3+的络合比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