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理论与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动下丧失其应有的执业独立性,主动迎合被审计单位财务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对财务报告做出虚假鉴证与虚伪陈述.注册会计师往往通过对审计意见类型的操纵或变通处理来达到审计合谋的目的,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剖析,找出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籍此对投资者理性分析财务报告信息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42.
审计师聘任机制改革与审计独立性保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允许股东直接参与审计师聘用决策的机构——股东理事会,让其独立于董事会,拥有审计师聘用方面的决策权,并由其他机构来支付其运行费用,可使审计师的聘任真正独立于管理当局,提高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43.
股权分置改革、经理薪酬与会计业绩敏感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了2002--2006年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会计业绩指标、盈余管理指标与公司高管层年度薪酬数据,对股改前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业绩与经理薪酬之间的敏感度变化进行检验,并考察上市公司经理薪酬与盈余管理变量相关关系在股改前后的变化。结果发现,股改后经理行为对会计业绩敏感性增强,公司长期发展的会计业绩变量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水平显著提高,公司治理机制得到改善。在对股改前后的分组数据进行整体回归后发现,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对经理薪酬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股改后的显著性水平较股改前有所提高。净资产指标在经理薪酬契约中的显著性水平在股改后有所下降,公司所有者正在经历由账面价值最大化向市场价值最大化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4.
企业会计契约:动态过程与效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雷光勇 《经济研究》2004,39(5):98-106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缔约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会计契约是企业契约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通过会计契约来实现的 ,而企业契约的执行所需要的计量与监督功能则具体落实在会计契约的动态运行与优化上。优化会计契约机制的经济途径是从决策行为的角度 ,将其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决策效率最大的参与者 ;而法律途径则是运用格式化方法将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促使会计契约机制运行有效的惯例加以总结 ,以此节约会计契约结构的规范成本  相似文献   
45.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效的企业报酬契约应该既能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又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相结合便成为广为采用的管理层激励模式.代理人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增量相关性,决定代理人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中国,内生于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自利需要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使得会计行为异化尤为严重.如何有效缓解由管理动机变异引起的会计行为异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与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6.
审计监督、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税收激进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兴市场中的企业税收激进活动受到所有权性质与政府干预等转轨因素的影响。审计以特有的监督与治理功能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税收激进活动。本文主要探讨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税收激进活动具有的监督作用,以及这种监督制约作用在不同企业所有权环境下的表现差异。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9年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高质量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制约企业税收激进活动,且这种制约作用在不同最终控制人性质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政治关联程度与融资约束差异,审计监督对非国有企业税收激进活动的治理效率更突出。因此,提高审计对整体税收激进的监督效率,需要强化审计对国有企业税收活动的监管。  相似文献   
47.
美国萨—奥法案(Sarbanes—0xley Act of 2002)的一个基本立法宗旨就是对投资利益的保护,因而对投资决策产生重大误导的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与规制就成为萨—奥法案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使命。对此,萨—奥法案除了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从严具体规定,从企业外部对虚假财务报告加强控制外,还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重要创新,来从企业内部对虚假财务报告加强扼制。这主要表现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财务报告披露责任的明确、财务报告披露范围的扩大、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及其鉴证的强制规定、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一、会计寻租的内涵界定"寻租"(rent-seeking)一词最先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Anee.O.Krueger)提出。按照安妮·克鲁格的定义,寻租是指那种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而引用最广泛的却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人之一的詹姆斯·布坎南(JamesBuchanan)所下的定义,他认为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这里我们结合克鲁格和布坎南两人的寻租概念,综合起来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界定,所谓会计寻租是指各社会利益集团利用社会经济资源通过政治程序来对会计法规、会计规则的制定机构或政府的会计管制部门进行游说,使制定、修改的会计法规、会计规则有利于自己,而对社会公众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逐利活动。从定义中可以发现,会计寻租与其他寻租一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立法层次上的,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与金融学的兴起与发展,为研究审计质量与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以拉波塔等人(La Porta、Lopez-de- Silanes、Shleifer&Vishny,以下简称LLSV)为代表的学者从法律渊源出发,对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进行比较,认为法律渊源的不同会导致各国投资者保护水平存在差异,执法水平也会影响到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