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观近期经济形势发展的诸方面情况,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即将加息,甚至有研究认为年内有数次加息的可能。但即使是加息,笔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力手段可能会发生变换,价格手段的使用频率将下降,而致力于收紧流动性和抑制信贷的数量型工具和"窗口指导"类工具将再度回到主力位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 第一,有效汇率升值速度过快,对出口雪上加霜。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有效汇率指数计算出年升值率,结果发现无论是名义有效汇率还是实际有效汇率,9、10月份的年升值率竟然分别达到了9.4%和14.4%。数据显示,有效汇率升值速度较快的时期,一般也大致对应着出口增速相对较低的时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市场对央行可能会因未来CPI水平较高而加息的浓厚预期中,我们进行的一个细致分析显示:虽然二季度各月CPI受翘尾因素影响依然较大,但新涨价因素的压力减弱,将使得第二季度CPI可能逐月回落,因此,在防通胀方面加息要求并不迫切。  相似文献   
14.
李冬洁  鲁政委  叶檀  仇彦英 《英才》2011,(7):102-103
20岁的A股市场,到底应该怎样建立一种和市场匹配的融资节奏?股市到底是价值和财富增值的市场,还是合法圈钱的"抽血市场"?三年前,中国平安(601318.SH)等上市公司接连抛出"史上最大"再融资方案,导致当时正挣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组织结构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资本、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文章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为何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常常宁愿忍受一定的效率损失,也不愿引进新的组织结构?我们的分析表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家对外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家引进与新的企业扩张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激励。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成长缋效是内生于一国(地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的。这与福山的“社会资本丰富的国家更容易实现组织创新”的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伤痛",即在稳健货币政策导向下,2014年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都将很难上行。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全面改革需要时间,无法一步到位,短期内无法释放巨大增长潜力。2014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将保持中性偏紧。"旧蜜月"所谓"旧蜜月",是指依照过去的经验来判断,2014年中国经济似乎至少有两大希望:一是改革,二是美国复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出现放缓,次贷危机影响日益加剧。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中国的国内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出口有可能继续恶化,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未来消费增长乏力等。根据7月17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央行通过“窗口指导”,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2008年新增信贷总额不得超过上年,同时还要求应保持信贷投放在各季度更为均衡。为保证上述“窗口指导”的认真执行,央行还给出了超过指导线之后配套的严厉惩罚措施。种种迹象显示,在经济明显降温之前,2008年宏观部门的信贷控制力度将为近年来所罕见。严厉的信贷紧缩在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蕴涵着一些宝贵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面对持续恶化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可能诱发的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务院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较大篇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强调要加强政策的灵活性。在随后的《2008年国务院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要求,未来宏观调控政策“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20.
对于设立2009年M2增长17%的指导目标,笔者认为是理解容易做到难。 理解容易,是因为年初为“从紧”基调的2008年,M2的预定目标是16%;自然,“适度宽松”的2009年应该更高;而1998年以来我国M2就很少超过18%,这样最终可能的目标就只可能是17%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