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1008篇
工业经济   367篇
计划管理   1494篇
经济学   1398篇
综合类   978篇
运输经济   112篇
旅游经济   125篇
贸易经济   978篇
农业经济   353篇
经济概况   11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以1998-2016年中国及东南亚九个国家面板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8-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差异较大。航空运输货运量、货币自由度、财务自由度、商业自由度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均对出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和2014年乌蒙山片区绿色减贫指数,评价该地区不同年份扶贫效果,这也为今后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依据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4个方面,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27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分析2012年和2014年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标值,最终确定绿色减贫指数。同时,分析片区内各贫困县波动较大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城乡收入比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等指标。[结果]2014年相比2012年,乌蒙山片区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指标值上升,社会发展能力指标值降低,绿色减贫指数提高了15.40%。各县第三产业比重均降低,但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有提高。四川省10个县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增加。四川省除叙永县和美姑县,贵州省除赤水市,片区内的各贫困县城乡收入比降低。[结论]2014年,乌蒙山区在落实国家扶贫规划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各县之间差距较大,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需要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考察当地资源储备和环境现状,统筹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43.
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将四川省划分为西北高原区、西南山地区、四川盆地区等3个农业经济差异区域,并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4个方面确定11个指标研究其对四川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2010~2014年3个不同区域内11个指标,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农业GDP的影响。[结果]3个区域内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与农业GDP均中度相关,并且从关联度的结果看,耕地面积、受灾面积、农业用水总量的差异对农业GDP的影响差距不大;3个区域内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均与农业GDP高度相关,且对各区农业GDP的影响的差异较小;3个区域内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GDP的影响显著。[结论]四川农业区域经济差异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4.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威胁着我国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文章利用我国各省畜禽养殖污染统计年鉴数据,依据各区的畜禽养殖污染总量压力、土地负荷压力和地表水负荷压力以及经济负荷压力等级对我国主要畜禽养殖污染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为H-H-H-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是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压力最大的地区;青藏高原区为L-L-L-L型畜禽养殖污染区,是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压力最小的地区;东北区和东南区畜禽养殖污染压力也较大,分别为H-M-M-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和H-H-L-M型畜禽养殖污染区;蒙新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畜禽养殖污染压力中等,分别为H-M-M-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和H-H-L-M型畜禽养殖污染区;西南山地区畜禽养殖污染压力中等偏低,为M-M-L-L型畜禽养殖污染区。基于上述研究,该文对各区畜禽养殖污染的分区环境治理提出了若干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城镇化意愿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648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从迁居补偿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分析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户和牧户的城镇化意愿率分别为46.12%和30.46%,迁居补偿和生计转型能力对农民城镇化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农户和牧户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迁居补偿角度来看,农民“两地”退出补偿偏好存在差异,对承包地退出偏好“货币化补偿”方式,对宅基地退出偏好“实物置换”和“分期补偿”方式;从生计转型能力角度来看,影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变量有非农工作经验和收入来源等。结论 构建合理的迁居补偿机制,实施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就近城镇化”,加快农民进入城镇的生计转型是促进其城镇化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6.
[目的]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旨在探究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两个重要着力点对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利用2003—2017年中国甘蔗主产区甘蔗种植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对各甘蔗主产区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经营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我国以及广东、广西的甘蔗生产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海南和云南则呈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提升广东和云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的直接因素,而对广西和海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广东、广西的甘蔗种植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出现技术衰退;广东、广西和海南3地的甘蔗规模化经营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尤其是广东和海南地区。[结论]我国及各甘蔗主产区应根据农业种植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因地制宜为首要原则,重视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同步改进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产品质量保障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发展,探究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与经济效益,对保障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20年河北省定兴县实地调研所得的219份农户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技术采纳对农户家庭经济效益的作用水平。[结果](1)虽然定兴县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取得一定成效,共有67.58%的农户采纳一种或多种绿色生产技术,但采纳程度有待提高。(2)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大棚类型、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接受技术培训以及政府是否给予指导显著影响农户技术采纳决策。(3)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农户与未采纳组相比每公顷年均收入增加28.44%;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别带来26.52%和14.90%的增收效应,并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节水灌溉技术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增收效果不显著。[结论]绿色生产技术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通过技术培训、经济激励、构建技术推广体系等措施提高农户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川西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开展生态脆弱区域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作物规划管理,以及拓宽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四川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栅格指数模型,构建川西高原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1)典型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相对较小。(2)大白菜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中游和岷江流域,其中高适宜区1.652 5 万hm2;苹果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流域河谷山地和岷山山脉,其中高适宜区36.121 5万 hm2;梨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中游和岷江流域,其中高适宜区31.025 3万hm2;甜樱桃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在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的河谷和山地,其中高适宜区16.891 4万hm2;核桃种植适宜用地主要分布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流域的河谷区,其中高适宜区41.913 7万hm2。(3)从县域空间尺度上评价,川西高原推荐种植核桃和梨的县(市)最多,分别为22个和16个。推荐种植大白菜的县(市)最少,只有3个。(4)川西高原农业产业光温条件好、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但常受低温等极端天气影响;耕地比重小、分布零散且耕地质量低;低纬度高海拔同时地势高耸、地形破碎;交通和灌溉设施薄弱,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川西高原典型作物产业发展。结论 研究结果符合川西高原典型作物种植现状,但是该研究构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中对内源性因素考虑不够,缺乏对劳动力、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分析,同时缺少对科学技术、法律法规、政策、市场等外源性因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园区集聚效应进行评价,找出制约园区集聚效应发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可以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北京市8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从要素集聚、产业链集聚、功能集聚以及带动集聚4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产业园集聚效应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产业园集聚效应的障碍因素。结果 (1)从产业园集聚效应来看,各园区要素集聚方面发展相对协调、产业链集聚上存在差距、功能集聚差距较大、带动效果上呈现两极分化。(2)对集聚效应产生最显著的制约因素是产业链集聚效应,其次为功能集聚和带动集聚,要素集聚对其发展的障碍程度不高。(3)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较低对产业园产业链集聚效应的影响最大,产业园总产值不高以及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不足对产业园功能集聚效应影响较大,园区内合作社数量不足影响产业园带动集聚效应的发挥。结论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集聚发展体系以及以绿色发展、科技应用和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强园区多功能建设,提升产业园本土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0.
郑尊信  林旭东 《价值工程》2008,27(3):157-160
对传统套期保值理论框架中的线性策略进行理论评述,阐述期货市场上存在的非线性特征对传统线性策略所构成的挑战。最后,提出依据连接函数构建非线性套期保值策略的思路。通过案例分析表明,非线性策略能够结合市场不对称相关特征,具备解决市场极端变化以及不对称相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