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48篇
财政金融   116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178篇
经济学   172篇
综合类   84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74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176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初、中级会计实务人员,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及熟练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02.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财险公司的数据库中还没有行驶里程数的统计数据。文章首次研究了行驶里程数对车险净保费的影响,即利用我国2000年~2009年31个省、市、自治区10年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交通事故损失额与公路里程数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得出事故损失额与公路里程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该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车险净保费与行驶里程数之间关系的有效参考,并提出了考虑车险净保费与行驶里程数之间关系的三种可行方案。这些研究为将行驶里程数这一影响因素纳入我国车险GLM定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也对解决我国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3.
调整寿险业务结构是年初保监会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进寿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行业速度、规模、结构、效益和谐统一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寿险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缺乏对结构调整内涵、外延、重点、手段、方式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致使行业对结构调整工作的认识不够清晰,加之市场主体众多带来的价值取向差异化,影响了结构调整的整体效果及持续性。为加快推进寿险业结构调整,应树立科学的结构调整理念,明确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在结构调整中的定位;系统谋划寿险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行业充分发挥核心功能的有效途径与规律;研究建立科学的寿险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对行业保障能力发挥情况的理性认识;严格产品审批备案管理,加快推行保障型产品的费率改革;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904.
邀请招标方式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相对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采购机构所采用,但在县级政府采购中,由于“邀标”不力,使得这种招标方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优势。笔者在分析邀标不力原因的同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改进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905.
[目的]目前我国正多方位、多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容村貌改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于乡村振兴角度提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规范及技术指导对于乡村振兴十分必要。[方法]文章从乡村振兴角度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园林景观规划的意义,并在深刻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农村环境建设现状及园林景观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路径。[结果]目前,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政策引导性加强、建设目标数字化,新农村环境建设正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中; 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依旧存在乡村特征缺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结论]尊重原有村庄肌理、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进行乡村聚落规划; 保护乡村资源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及自然景观同休闲、观光等产业相结合,打造乡村“多元经济发展体”是基于乡村振兴的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906.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农业是一个空间溢出显著的行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长期的过程。为科学评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方法]文章以2007—2016年时间序列河南省数据为样本,构建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法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0.53%。从发展阶段上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3个发展阶段。准则层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5个准则层变化取向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呈下降趋势,农业信息化程度、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从增长幅度看,农业信息化程度增幅最大,年均增长35%,其次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年均增幅2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6.67%,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幅9%。总体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07.
[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产业振兴是关键,农业“新六产”作为产业升级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战略意义。[方法]根据农业产业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与“六次产业”的研究成果,探索农业“新六产”的理论逻辑与形成路径。[结果]目前,农业“新六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概念解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缺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案例的理论归纳。研究基于农业“新六产”发展的4个阶段,提出由产业联动层、发展模式层与新型业态层3个模块构建的农业“新六产”理论架构; 在此基础上,为新型业态层中物流终端型等5类业态设计了形成路径与逻辑图组。[结论]理论与路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传统的产业融合模式寻求突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包括平衡利益群体、强化产业结构、判断产业融合模式可行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个方向。在进一步研究中,农业“新六产”可以从新业态理论拓展、综合型业态战略实施与业态评价方法等维度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08.
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农作物空间分布是农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和产量估测的基础数据,也是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水土资源管理和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遥感技术日益成为农作物空间分布制图的主要技术手段。[方法]文章从农作物遥感制图的现状与瓶颈出发,系统梳理了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总体看,未来农作物空间分布遥感制图呈现7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制图目标呈现多元化、制图单元从像元发展到地块、样本信息采集方法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线下结合、众源制图数据的协同利用、制图方法从自动学习发展到深度学习;同时,标准化的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产品的研制及共享与信息服务也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结论]面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对高精度、高时效的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的迫切需求,农作物遥感制图需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科学视角来开展综合研究,重点加强地面数据获取、多源数据协同、智能分类算法高效运行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产品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09.
[目的]试图从微观层面农户参与视角分析保护区建立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改进扶贫政策、创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方法]文章以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2019年收集的364份有效问卷,构建“农户参与—生计策略—家庭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项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湿地保护对减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受访农户贫困发生率超过75%,非参与农户贫困发生率比参与农户高约29%。(2)收入偏低、脆弱性大,信息闭塞,难以获得金融支持是关键致贫因素。(3)农户参与湿地保护显著利于多维减贫,并对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及发展单维度减贫具有显著影响。(4)生计策略多样化和非农化对减贫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4.48%和17.26%。[结论]建议提供多样化生计模式,对参与和非参与农户精准施策,完善保障机制,提高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910.
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对全面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是当前土地工作者的一个难点。文章以扶绥县为例,将时序比较法引入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的确定,通过对一定时间段的耕地质量分等因素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分布范围作为监测渐变分布范围,并与组合类型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优劣,以期为优化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将时序比较法引入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得到了精度较高的监测渐变分布范围。该方法较组合类型法在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上采用了Kriging插值技术,提高了确定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的精度,工作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该方法对数据源要求较高,需有一定时段的数据源;组合类型法应用范围广,不受数据源限制,但在确定监测分布范围上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进行大量的实地核实工作才能最终确定分布范围,增加了人为工作量。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分布范围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