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615篇
工业经济   356篇
计划管理   866篇
经济学   899篇
综合类   492篇
运输经济   24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463篇
农业经济   303篇
经济概况   76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中国关系营销是中国人际关系活动向市场活动或经济活动渗透的一种自然取向.将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用于商业活动,对于解决关系营销的操作性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关系文化中存在关系营销的因素,但基于中国文化的关系营销与西方关系营销存在差异.通过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关系营销的影响因素及现状的分析,提出在中国特殊的关系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02.
氮氧自由基阻聚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氮氧自由基的阻聚机理及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合成路线,以及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03.
何晓兰 《中国市场》2007,(45):93-94
本文综述了国内供应链管理中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研究现状。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最后,结合我国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实际问题,指出了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的空白和薄弱点。  相似文献   
904.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基础数据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是了解中国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可得性与可及性,为改善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可及性提供政策支持.利用分层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的抽样方法,用结构化问卷对15-24岁未婚青少年的三类子总体进行匿名一对一面访式调查.青少年整体缺乏全面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22.4%的青少年具有性经历.首次和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比例分别为51.2%和21.4%.在有性经历的女性青少年中,怀孕率为21.3%,多次怀孕率为4.9%.书/杂志、同学/朋友、学校老师、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是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五大来源.学校课程对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青少年参加相关课程/讲座的比例不足40%.50%以上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未实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5.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双目标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分别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以土地资源、农作物用水量、区域各类农作物需求量和农业生产直接投入为约束条件,基于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模型和生态效益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以草地生态农业为生产模式的生态效益模型是凉州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906.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势必对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及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光资源、温度、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田生态系统过程、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耕作环境)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增强;农业病虫害的为害时间延长、危害程度加剧、为害范围增大;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田土壤的干旱化、盐渍化程度加剧,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策略及其关键技术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907.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使得乡村普遍面临人口流失、耕地撂荒及居民点闲置等问题,严重限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效率。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实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与巴南区石龙镇为例,探讨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科学方法。首先,结合西南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条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居民点分布特征;然后,构建包括限制性评价与适宜性评价两个阶段的西南地区居民点综合评价体系;基于对未来乡村发展趋势的判断,依据公平与效率原则,将现有居民点划分为发展型、保留型及迁并型等3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加权Voronoi图确定重点发展型居民点的增长极引力范围,明确迁并型居民点与保留型居民点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优化方案。经过优化,崇龛镇基于效率原则确定出222个重点发展型居民点,节约农村居民点用地0.813km2;石龙镇基于公平原则整理出416个重点发展型居民点,节约农村居民点用地0.301km2。研究能为2个示范镇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西南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8.
[目的]为积极开展分区域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索信息化管理区划资源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实现北京市各类农业资源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方法]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通过对北京市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和功能的描述,指出北京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问题主要是: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重视程度不够,对农业资源信息数据投入不足,农业资源信息分散且缺乏有效的开发整合机制,在技术层面存在系统对接和需求方面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结论]提出了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措施,加强政府在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对资金投入的监管和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充实农业资源数据的完整,与互联网平台和云数据平台进行对接同时深化服务功能,满足目标人群需求,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909.
[目的]以高分时序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对冬小麦遥感估产方法及其精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区,采用2019年4―5月份的GF-1C和GF-6 2 m PMS遥感影像提取了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并在地块单元控制下对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了修正和精度验证。其最优提取结果的修正阈值为0.93,地块单元内冬小麦总体分类精度为95.66%,Kappa系数为0.89。利用3月7日至5月20日6期GF-1 WFV遥感影像序列NDVI和RVI与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得出各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内NDVI和RVI均值,通过分析冬小麦测产地块单元内均值植被指数与产量间的敏感性,提出一种组合均值植被指数的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交叉验证法对不同的估产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由4个均值植被指数组合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最佳,决定系数为0.922 0,预测误差为40.96 g/m~2,预测精度为93.13%。通过该模型得出兰考县冬小麦平均产量为6 047.25 kg/hm~2,较201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冬小麦平均单产6 001 kg/hm~2有所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内和地块外冬小麦总产量分别为2.76亿kg和4 650万kg。[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冬小麦估产结果以像元为单位向以地块单元为单位的转变,解决了模型构建时光谱信息与实测产量间对应问题,为利用国产高分卫星进行县域地块尺度遥感单产精准化估算提供了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10.
[目的]通过对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前后吉林省玉米种植相关数据的分析,初步了解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索吉林省农户在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第3年其玉米种植行为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文章以吉林省玉米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宏观与微观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玉米种植行为与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价补分离政策改变吉林省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因价补分离政策实施导致的玉米价格下跌造成单位面积收益降低时,农户会寻求其他单位面积收益更高的作物,进而调整种植行为。[结论]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发放对农户玉米种植行为调整具有引导作用。玉米优势产区与非优势产区的农户对价补分离政策不同的种植行为响应验证价补分离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的作用。同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农户理解不到位及滞后性问题,因此从完善价补分离政策并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实现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同时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