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4篇
工业经济   70篇
计划管理   231篇
经济学   260篇
综合类   164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50篇
农业经济   80篇
经济概况   2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相比较传统的旅游景区,休闲农场的旅游吸引物随着四季的变化特征变换更加明显,因此,研究休闲农场属性对游客初游与重游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对于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选取福建省内7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休闲农场的游客为问卷调查对象,应用次数分配表计算各属性之平均评价以及通过因素分析对各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加以缩减重要构面,进而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对于初游者而言,农场属性中较为重要的依次为"远离都市"、"农家美食"、"农村风光"和"休闲养生";对于重游者而言,较为重要的属性依次为"远离都市"、"农村风光"、"农家美食"和"户外活动空间";农场各属性的偏好差异性比较显示,重游的游客对大多数属性的满意评价比初游者有明显较高偏好。  相似文献   
102.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  刘秋  刘冬 《商业研究》2005,(13):92-94
加入世贸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优势比较,贸易竞争指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测度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以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3.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信用方式进行销售,赊销已成为很多行业的惯例,这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信用”取代“货币”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相对于购买力过剩,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4.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relationship-specific investment within keiretsu for policies aimed at opening the Japanese market for intermediate goods, such as auto-parts. Both VIEs applied to parts and VERs restricting Japanese exports of autos cause the keiretsu to import a wider range of parts, but of a relatively unimportant type, such as seat covers. Since keiretsu investment and output fall, the total value of US parts exports may actually fall. For a given value of these exports, a VIE is less costly for US consumers and Japanese producers, but a VER is preferred by US automakers.  相似文献   
105.
邱妘 《财贸研究》2006,17(4):110-115
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是衡量实体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虚拟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而剩余生产能力的控制与管理则是确保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手段。基于以前的研究,本文将引用CAM-I生产能力模型,探讨虚拟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镜鉴:源自不丹和法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个在国际上较早发起幸福研究的国家,即来自发达国家的法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不丹的幸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新转型时代,发展测量体系应实现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的转变,公共政策制定除生产性产出的经济绩效之外,更要注重立足于为民众谋幸福的社会进步,社会的发展应由经济建设时代逐步过渡到社会建设时代。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以布罗姆利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形成的对产业未来发展预期带来的拉动力与原有政策造成的产业问题形成的发展势差带来的推动力的政策演进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动力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包括来自于产业发展问题所形成的3个推动力因素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所形成的8个拉动力因素,这些动力因素从不同方面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演进起到影响作用并最终促成政策演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伴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亚太地区航运业迎来了新机遇。本文回顾了全球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构建了以城市驱动发展模式与航运服务发展模式的国际航运中心二维分析模型,对伦敦、挪威、香港及上海等地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分析,提出广州应采取政府驱动与知识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广州航运交易所为载体,重点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通过打造航运服务业人才培育平台与航运服务创新应用平台带动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9.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adoption of energy saving innovations can induce an increase in the us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technologies and thus can possibly in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 Among other concerns is that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the magnitude of this “rebound effect” can deter policy makers from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bound effects of the adoption of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commercial buildings. Based upon a structural model of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subsequent energy demand at the building lev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that energy efficiency can reduce electricity use by about 35 % and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by about 50 %.  相似文献   
110.
We examine how reputation concerns induce a multinational to partly withhold its entry into a developing country under weak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enforcement. Equilibrium IPR violations are shown to arise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such concerns. Holding constant a multinational's incentive to innovate, better IPR enforcement encourages entry but reduces social welfare. The multinational's incentive to innovate may be inversely U‐shaped in the strength of IPR enforcement. If timed properly, however, stronger IPR enforcement can foster innova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social welfare. Testable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observable IPR violation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