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2篇 |
免费 | 18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73篇 |
工业经济 | 213篇 |
计划管理 | 769篇 |
经济学 | 740篇 |
综合类 | 376篇 |
运输经济 | 47篇 |
旅游经济 | 23篇 |
贸易经济 | 442篇 |
农业经济 | 235篇 |
经济概况 | 708篇 |
邮电经济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191篇 |
2012年 | 298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96篇 |
2009年 | 263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92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住房抵押贷款模式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银行对居民购房,对开发商售房的金融支持是否顺畅,而模式合适与否主要与利率,贷款期限和偿贷方式有关,由于贷款利率标准是由全国统一制定的,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规定,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实行两档利率,贷款期限5年以下(含5年)的,年利率为5.31%,5年以上的,年利率为5.58%,因此,无变化可能,银行发放贷款时,只有对贷款期限和偿贷方式的确宇有大的自由度,期限太短,分期支付额会相应增大,可能会超出居民的承受能力,偿贷方式如果背离居民收入的变化规律,则会影响居民对信贷的接受,而贷款期限,偿贷方式的确定又涉及到市场房价水平,可接受的商品房面积,贷款额度,居民收入水平及住房支出占收入比重等一系列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并对其进行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精准找出不同区域的致贫原因、返贫风险,为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方法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为例,主要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一手数据,结合A-F双界限法对各区域进行多维相对贫困识别与测算。结果 (1)内蒙古地区基本不存在收入维度的贫困,生活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也较低;(2)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主要是环境维度被剥夺,教育维度次之,第三是健康维度;(3)东部区域主要是教育维度被剥夺,其次是健康维度,第三是环境维度。(4)内蒙古自治区整体农牧户家庭基本满足其生活需求,但收入维度的可持续增长仍值得重视,且东中西部区域农牧户相对贫困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区域对内蒙古牧区相对贫困状况影响较大。结论 东部区域可着重推进教育培训工作,中部区域扩大疾病报销范围,西部区域适当取消部分医疗保险限制条件。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和社会保障监管力度。加强环境治理、提高教育水平以及建设生态农牧业是促进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探明宁夏区域内粮食生产用水特征有助于提高该地区农水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法 文章以粮食水足迹作为投入指标,粮食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2006—2020年宁夏18个县区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 (1)受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以及种植结构的影响,宁夏粮食生产水足迹、灰水足迹地域分异明显,由北向南依次减少;(2)不同粮食品种灰水足迹不同,玉米的灰水足迹最多,造成的污染最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玉米播种面积较广,单位面积施氮量大于小麦和水稻;(3)剔除环境因素后发现,环境变量会夸大综合技术效率,导致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不同。结论 研究发现:宁夏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高于平均值的地区,如银川、永宁县、贺兰县等,主要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而低于平均值的地区,如平罗县、同心县、泾源县,受技术效率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为此,宁夏农业生产用水管理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重点关注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继续推进节水型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揭示耕地后备资源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变化及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基于2003年和2015年两期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在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时空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03~2015年期间,山东省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减少了30.81万hm~2,其中可开垦土地减少24.97万hm~2,可复垦土地减少5.84万hm~2。[结论]总人口、文盲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等是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变化的显著性驱动因素,并且总人口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最大,受教育程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次之,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对耕地后备资源变化的影响最小。\"宏观统筹协调,异地代补\"是解决\"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必经之路。但异地代补的数量比例和质量应严格控制,并注重对补充耕地地区的经济补偿和政策倾斜,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差异性和相对优势及其竞争力。[方法]在宏观层面运用了传统的基尼系数分析3个省份历史发展上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判断3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存在虹吸效应;从中观层面运用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农畜林渔等方面判断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程度;从微观层面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离出3个地区的各部门产业的优势及其竞争力。[结果]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变化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湖北的种植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湖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江西的林业、渔业都较中三角地区对应的子产业的区位熵指数高;江西木材和竹加工业和烟草业具有较大的产业竞争优势,湖北的茶叶、水产和瓜果疏菜产业优势明显,湖南地区农业产业综合优势主要在于烟草、水果、肉类以及木材和竹类加工业。[结论]通过比较地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提出发展地区产业特色,合理布局全域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收益,稳固对结构优化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今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自然村落民间文化悠远,是畲族宝贵的财富。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非遗文化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景宁县的主要少数民族自然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和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等问题。[结论]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可选择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在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培育非遗文化载体阵地和拓展旅游开发新手段、新途径等方面下功夫,更好促进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7.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旅游业与农业交叉的复合型产业,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综述。研究认为,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路径颇不相同:国外学者普遍将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注重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经营主体、影响及社区居民的态度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地将休闲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策略提出来,因而偏重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评价、规划与空间结构、需求主体、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该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评析,对今后休闲农业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1)应关注农民的参与意愿及经营行为研究;(2)要重视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研究;(3)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拓宽、延伸及优化是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4)还需要深入探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98.
小麦是世界各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处重要战略地位,关系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但在粮油大宗作物当中效益一直垫底,在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提高小麦种植效益非常重要。文章采用2000年以来有关数据,按高、中、低等3种不同产量水平计算产值,扣除当年种子、化肥、农药等直接成本和人工费用等间接成本,对小麦种植效益横向、纵向分析比较,得出近十几年来小麦种植效益大致经历了低迷期、增长期和稳定期等3个阶段,纯收入在45~400元/667m~2之间,效益增加主要得益于粮价的提高和政策性补贴。纵观国际市场、国内政策等宏观外因条件,结合人工、地力、劳动力素质等内因影响,解析了小麦种植效益制约因素。联系实际并辅以实例,提出了小麦当前种植效益在不能依靠小麦涨价的背景下,只能依靠科技手段,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走节本增效的路子。 相似文献
99.
土地登记是我国开展最早,覆盖最广的登记工作。规范的土地登记能够为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和信息基础。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1]的颁布实施,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但辽宁省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尚未全面启动。因此,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提出的登记依据、登记机构、登记簿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新要求,文章对辽宁省不动产统一登记面临的土地登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地登记尚存在部分登记依据不明确、土地登记机构不统一、登记簿的建设有待完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建议从健全登记法规,完善登记业务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并定期汇总三方面逐步解决。该研究将为辽宁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合理化建议,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的土地登记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提升农户参与的意愿与探寻有效参与机制。[方法]文章以安徽省寿县4个典型镇的147户农户与4个项目为调查对象,从农户的可行能力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参与农地整理规划意愿的驱动因素,运用ArcGIS10.0的空间分析功能检验农户参与对规划的影响。[结果]非农业收入比例、农地整理政策了解度、排灌沟渠布局、田间道路密度及公众参与机制等5类因素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规划的影响表现在较大程度优化了规划方案,提高了农地生产率等,但耕作田块扩大效应不显著、排灌沟渠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偏好生产路建设及轻视田间林网工程建设等弊端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忽视规划全局性与环境效应等。[结论]可通过强化农地整理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引导农户式的公众参与机制及基于农户可行能力视角构建农地整理规划效果的衡量尺度以提升农户参与的意愿与探寻有效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