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215篇
工业经济   113篇
计划管理   323篇
经济学   309篇
综合类   185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85篇
农业经济   87篇
经济概况   25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现有的失业理论及实证研究都认为失业保险金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在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失业者面临工作机会的工资分布结构出发,对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再就业工资分布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对传统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扩展,我们证明失业保险金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存在三种不同的传导路径,同时我们得到两个推论: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一方面将提高失业者接受"高"工资工作机会的概率;但另一方面对失业者从事"低"工资工作机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如果将正式工作视为"高"工资的工作机会,而将非正式工作视为"低"工资的工作机会;则基于微观层面的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论。  相似文献   
82.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速度的减缓和信息通讯产业的成熟,中国贸易结构可能缺乏稳步改善的动力,因此发挥内生因素对推动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改善的作用将是今后的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83.
介绍太原铁路局对2006年12月31日会议精神的落实和推进情况,以及大秦线运输生产的完成情况。从班列化运输组织平台建立、运输系统的全面优化、配套管理措施的制定和细化3个方面论述大秦线采取的挖潜扩能提效措施,最后提出确保3亿t煤运量目标实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4.
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人数的增加与可耕地面积的减少,预期的非农就业收入高于农业内部的就业收入是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产生的两个根本原因。农民非农就业外部环境欠佳与农民自身素质较差是制约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与构建公共就业平台是促进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措施;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是促进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5.
汉语成语中数字模糊性的理解及其行文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成语中的数字所表达的数量概念具有模糊性.在数词构成的汉语成语的行文翻译时,既要考虑结构的形式,更要注重数字所蕴含的模糊表意功能,处理好"形"与"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二元主体及其矛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主体问题,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具有二元主体——国家和农民——的新观点,并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权主体二元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以国家征地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例,分析了国家和农民为了争夺农村土地发展权而引发的矛盾。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解决矛盾的简要方案。  相似文献   
87.
苏南乡村地区一直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域,特殊的纵横交错的水网结构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呈现出其他地区不具有的复杂性和生态特殊性。随着城镇的扩张,乡村的发展建设使其水网空间的平衡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单一静态的规划方法逐渐显示出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等发展要求的缺陷。苏南乡村地区以水为核心,从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视角下探究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更加适应当前的乡村现状和需求。以传统水网乡村空间形态转译为基础,建立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评估体系,在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供需分异模式及供需矛盾。从构建乡村水域空间生态格局、乡村水域空间功能分区规划,以及乡村水域空间多情景预判3个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并为水网乡村的生态实践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诸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年出口额、外国证券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外债还本付息额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2)年出口规模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是造成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3)外商直接投资、外国证券投资和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其影响强度较弱;而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外汇储备呈负向相关关系。(4)1986年~2009年间,贸易顺差对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的贡献度约为68%,而资本流入约为32%。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认为,采取贸易项目收支平衡战略以减少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与服务业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1-2009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协调度来看,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优质协调的省份和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来看,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0.
基于协同视角,借鉴波特的钻石结构模型,对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进行辨析和分类,研究相关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群在生产要素、同业竞争、社会资本、产业分工四类内源性要素与需求条件、政府干预两类外生要素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和提升了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