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190篇
工业经济   64篇
计划管理   297篇
经济学   270篇
综合类   210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42篇
农业经济   127篇
经济概况   2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Due to the serious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have become significantly stringent. Such regulation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S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SEs' market entry. However, existing studies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SEs' market entry and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ects in China. We consider two sets of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s 2003–2010 and 2012–2015 in China. We also use the fixed effect model and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SEs' market e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al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play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robust role in SEs' market entry. However, the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different innovative types of SEs diff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promote the market entry of SEs with product innovation, but this impact is not significant for SEs wi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ctivities and R&D institut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na's SEs prefer product innovation, which is a lower level innovative type, over R&D innovation, as a means to 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32.
从符号意义生成的三步骤探析女性服装品牌化是定性研究的一种方法。基于组合关系形成的品牌定位与品牌识别,符号的"换挡加速"完成品牌外延到品牌内涵的提升,"换挡加速"后形成多重意义下的品牌内涵凝练是阿依莲品牌符号意义生成的三步骤。其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升级,既定义了消费群,同时也界定了消费身份,赋予了消费者符号意义,完成了阿依莲产品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为了解决物联网所连接对象的多样性带来的标识体系存在不兼容、相互矛盾的问题,基于车联网RFID汽车电子标识的使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将OID编码和汽车电子标识编码相结合的方案。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发证机构及时间和基于汽车VIN码的两种OID编码规则;然后提出了OID编码在汽车电子标识芯片中的规划,主要是内存分配方案;最后介绍了相应区域的读写操作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4.
35.
以南京市景点自营电子商务平台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南京市景点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着知名度不高、使用频率低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景点自营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单一、市场推广渠道受限。提出了景点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借助政府公信力完善信息资源体系、加强第三方平台合作、丰富平台特色产品等市场渠道拓展战略。  相似文献   
36.
本文基于中国227家商业银行2005-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且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并不随着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经营辐射范围以及是否有外资入股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非对称性影响,即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在经济下行时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强且更为显著。就可能的影响机制而言,本文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37.
邵科 《经济与管理》2010,24(9):45-48
由于管理层激励与银行价值相关性较弱,其有效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治理学者。研究商业银行管理层激励机制设计得出,银行有效管理层激励机制应该是:将董事会所有的目标都作为管理层激励合约的考核指标,并且各个目标产出对管理层收入的影响系数保持相同。除了反映公司价值目标的股票、期权等激励以外,银行管理层的收入还必须包括相当比例的反映资产风险等目标的激励部分。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其最优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影响系数设定应该较普通企业更低。因此,委托代理问题更严重,董事会直接监督的责任更大。  相似文献   
38.
影响虚拟团队绩效的因素很多。本文从沟通的角度,对沟通的含义、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沟通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虚拟团队沟通的三个纬度:关系纬度、任务纬度与媒体纬度,描述了每个纬度的主要内涵,并考察分析了四种类型的虚拟团队,最后阐述了提高三个纬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9.
Xu  Haiyan  Han  Yu  Ke  Ginger Y.  Zhu  Jun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22,31(3):531-553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 The dynamic nature of negoti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necessitates a flexible negotia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NDSS) that ca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相似文献   
40.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剧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亟需通过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的互补协同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产品内,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使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设计一个评测国家内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真实比较优势的新指标。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省域比较优势强度与广度最为显著,内陆省域比较优势集中于上游能源型部门;制造业部门比较优势凸显,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相对薄弱;比较优势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