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9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461篇
工业经济   307篇
计划管理   787篇
经济学   770篇
综合类   361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55篇
贸易经济   434篇
农业经济   218篇
经济概况   613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面临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加快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法]文章在系统梳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文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秸秆利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从时间序列上,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强力推进阶段和攻坚阶段。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农作物季节矛盾突出等,成为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当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四大方面问题:秸秆还田成本较高,区域技术规范和技术适宜性缺乏;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秸秆产业化利用发展困难;秸秆收储运成本高,技术装备水平低,用地、运输问题尚未解决,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健全;关键性政策工具尚未破题,缺乏普惠性、针对性的资金扶持。[结论]针对形势与问题,提出了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4条对策建议:开展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分区施策确定秸秆利用方向、加强政策工具集成创设、扩大试点示范引导。  相似文献   
192.
浙江林业产业结构效应与战略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援引数据对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浙江林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浙江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总体之间的关系予以实证分析;再次,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浙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3.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战略部署,按照实现新时期国土规划独创性和有用性的基本工作要求,以土地用途管制为基本平台,构建了国土发展空间类型体系这一全新空间组织理念。将土地资源配置规模、节约集约用地效益、耕地和生态空间保护与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重大问题进行结合,提出了土地利用与国土空间优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4.
现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转权模式和保权模式各具利弊,但都难以解决流转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仍处于法律困境。汶川地震灾后,随着农村房地产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方式的转变,都江堰市设计了以联建为主的味江模式。该模式结合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改革,强调宅基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和宅基地权益的独立性,拓宽了宅基地使用主体范围,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推动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5.
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塑造健康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就业可达性,以及制定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6.
本文以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六个主要的市场指数为例,将更精确反映金融资产收益率典型事实的AEPD分布和ALD分布运用于股票市场VaR的度量。并与其它常见的非参、半参和参数法VaR模型进行全面比较。实证表明,对于参数法模型,误差项服从ALD分布和正态分布的GARCH族模型分别当且仅当在度量低分位数和高分位数水平下的VaR值时表现优异;而误差项服从AEPD分布的GARCH族模型在度量各种分位数水平下的VaR值时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另外对于CAViaR模型,它们在度量VaR时与参数法中表现最好的AR-GJR-GARCH-AEPD(ALD)两个模型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7.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98.
本文利用建立的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做出了判断、分析,并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9.
杨桂元  曹秀芬  宋马林 《技术经济》2012,31(11):80-85,128
在界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非径向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DEA模型。利用相关数据,从省际、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14个省区的电力能源效率是有效的,且这些省区不存在电力节能潜力;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平均电力能源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该均值最低;我国省际电力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距,且4大区域的电力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梯度差距;对省区进行投入、产出调整,可使全国的电力消费量缩减6309.08亿千瓦小时。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电力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0.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仅关心如何通过FDI将利润最大化,也关心提高一般性经营资源的收益。本文应用二阶段理论,综合考虑两个市场、两个阶段和两种状态等因素,对优势企业和弱势企业的决策背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制度学习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国内市场竞争效应等发展中国家企业FDI动因,建立了弱势企业FDI规模的决策模型,该模型也可以用于发展中国家企业FDI行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