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嘉定宝山地区的乡镇赈济与社区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社会进行区域研究,学术界常常运用“地方市场体系”、“祭祀圈”、“婚姻圈”、“水利共同体”等理论作为参照系。但是,所有这些理论只是从各自的角度,部分地解释了某些社会现象,每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另一种理论对传统社会的理解。实际情况是,不同地域有着不相同的社区发展模式。要更深刻地理解各个地域社会自身的发展特点,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才能够准确把握不地的社区传统。嘉定、宝山二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较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稍高,被称为碟缘高地或滨海平原。嘉定县设置于宋嘉定十年(1217年)…  相似文献   
2.
明代俵马折色化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但俵马折价关注不多。俵马折价承载着折色化的重要内容,在俵马折色化过程中官府往往通过调控折价的方式达到其施政之目的。用统计和定量研究方法对以银为货币单位表示的俵马折价的变动及折价与市价的关系进行考量后发现:成化、弘治以及隆庆至崇祯年间,折价趋于平稳,正德、嘉靖年间呈快速上涨趋势;马匹市价则呈现不规则变化,波动较小;俵马折价与市价无明显相关关系,一般折价高于市价。官府采取俵马折色的方式看似是解决民众赋役负担过重问题,实则是利用自身信息优势以及折价与市价之间的价差,官府既能从边境马市中得到“物美价廉”的良马,又可获得一定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电力企业监督营销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稽查方法由于工作量大、效率低及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当代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工作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营销工作正在逐渐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本文在现有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一种电力营销稽查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从海量的业务数据中根据预设条件快速地进行报警、记录和分析,使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从过去的事后检查控制转移为事前控制。大幅度地提高电力营销稽查在线监测的实时性、高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论清前期苏松地区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滔 《中国农史》1997,16(2):41-50,67
本文是《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一文(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的续篇,文章通过对清代苏松地区的仓制的“追踪”研究,从仓储的变迁历程、管理和运营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仓储制度在这一特定地域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这样的个案分析也许要比仅仅立足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更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仓储制度的运作实态。  相似文献   
5.
吴滔 《中国农史》1998,17(4):30-38
在传统社会中,生存无保障是人们面临的最大危机,自然灾害的频仍是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苏松地区以比较发达的乡村救济活动弥补了地方合储积累的不足,并在很大程度上使当地人们的生存危机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不多,成果亦甚少。直至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给予较多注意,不论在文章数量还是在研究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以前。现把建国以来报刊所见有关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的一些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从中可窥见一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一、“农业自然灾害”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了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探讨。只是“灾害学”这一名词的明确提出要一直拖延到80年代初。不过,灾害学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主要是对灾害群的研究,“农业灾害学”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这以后,许多报刊杂志仍如以前一样,依然把一些泛论灾害的论文归于农业自然灾害名目  相似文献   
7.
吴滔 《中国农史》1999,18(3):32-42
本文对明清时期南京地区市镇的数量、规模和经济功能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这些市镇对活跃农村市场、繁荣商品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地商品经济尚限于自然经济的补充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其地襟江带淮,上接九江江西之灌输,下引吴会浙闽两粤之朝宗,贡赋甲于天下”①,是南北东西交往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该地区在明清两朝涌现出一批商业性市镇。与太湖流域相比,这些市镇的规模、数量和繁荣程度无疑要逊色得多,但其特色和对当地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略。研…  相似文献   
8.
秦农业历史上承三代余绪,下开汉唐先河,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地位。但是人们对秦农业的发展却知之甚少,有人更把秦得天下归诸游牧民族的野蛮征服。学术界对秦史的研究,过去大多偏重于政治史,而对其农业支撑体系,却始终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最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樊志民博士的新著《秦农业历史研究》一书无疑是一部创新之作。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秦农业历史的学术专著,该书的出版,不仅对促进地区农业史研究的深入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填补了秦史研究的一项空白。秦历史资料匾乏和分布不均是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江南地区社区赈济发展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滔 《中国农史》2001,20(1):45-50,90
文章对清代江南地区赈济行为的社区化倾向作了简要梳理:在清前期(顺治至乾隆中期),以社区为单位的赈济已广泛存在,只是官方介入较多;从乾隆晚期至嘉道时期,随着国家荒政体系的逐渐衰败,社区赈济民间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由地方力量倡率的“小社区”的赈济活动不断兴起,并提负起重要责任;咸丰以后,社区赈济向多元化发展,但仍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由乡镇组织的赈济活动替代了以都图里甲庄圩为单位的小型社区的赈济。  相似文献   
10.
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滔 《中国农史》2005,24(2):78-88
有关江南市镇的研究一向是明清社会经济史关注的热点,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透视江南地方社会的讨论则显得比较薄弱。本文回顾了以往大陆、港台和海外学者研究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的主要脉络和学术取向,并对城乡界线及其运作机制等前沿问题作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