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9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79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58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几经修改,今年第4季度定稿、并将于2006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内容复杂的新协议在世界各国引起了激烈的反响。新协议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世界及中国银行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期特约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
货币市场基金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已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甚至紧迫性。但从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条件并不是很具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等到货币市场发展完善之后才进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培育。其实,货币市场基金与货币市场是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货币市场基金也能够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何德旭  张捷  王朝阳 《银行家》2011,(12):88-90
不得不承认,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学术奖励的本身。作为每年一次的"全球盛典",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对全球经济运行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关注的焦点转向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分析,这对处在后危机时代低迷不振的全球经济,或暗示了研究与反思经济运行的方向之一。本刊持续关注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带给我们的启示,本期专门选发探究"宏观经济因与果"的文章一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4.
余晶晶  何德旭  宋贺 《金融论坛》2021,26(12):48-57
本文分析如何准确认识和理解负利率货币政策,探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从理论机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存在受限的操作空间;从实施效果看,负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并不明确;从现实条件看,负利率货币政策更多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中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仍然具备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但应增强对负利率货币政策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35.
金融并购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影响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全球金融并购趋势及其成因 ,指出金融机构竞相以并购形式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开展混业经营的趋势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对此做出了反应 ,改变了监管体系。同期 ,美国对并购中产生的大的、复杂的金融机构的监管重心、监管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的金融风险成因及其监管走向。  相似文献   
36.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时下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一种主张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有商业银行机制的改革上。理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在现有体制格局难以作出较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应该集中精力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包括人事机制、用工机制、分配机制等,尽可能提高其效率。另一种主  相似文献   
37.
政策性银行转向何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德旭  饶明 《西部论丛》2006,(10):53-55
1994年,作为主要承担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的长期融资、提供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为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出口及海外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12年来,它们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保护和稳定粮棉市场、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微观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政策性银行仅靠“传统业务”已经越来越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实现机制转换和业务转型以继续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何德旭 《西部论丛》2003,(12):14-18
商业银行的“衰”与投资基金的“兴”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金融服务业的主体和核心,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不断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和严重侵蚀。最明显的表现是: 其一,资金来源规模缩小。随着各种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发展、壮大,作为社会投资重要主体的居民个人的资金  相似文献   
39.
40.
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德旭  娄峰 《金融评论》2012,(5):1-14,122
本文分别从宏观经济安全、中观经济安全、微观金融市场机构和国际外部风险冲击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基础指标权重,刻画了1985。2011年期间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可以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