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56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组管理理念假设、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的体系。企业组织文化是一种追求可见实效、追求直接经济成果的务实文化,是投入—产出的转换文化,是集体文化,它在企业运行中主要起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协调等作用。现在企业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72.
73.
全面绩效管理体系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管理系统,本文从全面绩效管理的流程出发,重点介绍了在绩效规划、执行、考核以及反馈阶段的工作要点,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4.
文章重点介绍了天生国际化企业出现的经济环境以及本身的特征。在与渐进国际化理论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天生国际化理论更多的是给我们提供一种开放的思路,为我们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国际化提供了参照理论。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着眼于二元关系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本文在简介复杂性科学最新的发展复杂性系统质涌现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社会生产力概念,区分了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界定了生产力涌现的外部条件生产力系统环境和界定了生产力涌现的内部基础要素,然后阐述了生产力系统质涌现的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复杂系统质涌现理论指导下初步建立生产力系统质涌现理论,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以适应时代进步和需要。  相似文献   
76.
文章对来自69个有效小组75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PM领导行为对群体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领导行为M机能和C机能对群体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机能则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在CPM领导行为的三个机能与群体公民行为的关系中,程序公正氛围、认知信任、情感信任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7.
理性、情绪与个体经济决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从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这两个维度描述了现有的经济决策观点,据此摆脱了过去研究过程中“非此即彼”思维的束缚,把各种决策类型有机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在这一框架下,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是一个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而且决策条件和决策主体的理性水平存在一种对应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个体经济决策过程中“理性”所扮演的角色。然后,重点分析了主体的认知分析水平,指出传统经济决策所考虑的认知局限仅仅指的是理性认知局限。参考已有的情绪研究成果,通过把情绪引入决策主体的认知分析,认为主体决策的认知分析包括情绪和理性两种形式,主体认知分析是情绪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了主体的情绪认知和理性认知水平随着决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观点,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学研究长期建立在理性认知局限基础上,而未能提供较好解释方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78.
何立  凌文辁 《经济师》2003,(3):18-19
通过对激励的双因素模型的分析 ,结合当今中国报业集团的实际 ,提出在报业集团内实行人员激励 ,可以通过激励因素的激励和保健因素的激励两个方面进行。文章可作为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高层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9.
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企业管理者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是设计和执行战略变革的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的高低是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战略的形成并影响战略的执行,是实现企业战略变革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可以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德尔菲法在企业人力资源预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未来人力需求趋势,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预测未来各部门、各类职位人员的需求情况,做好企业的定岗定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