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处理好五个关系: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治富如何并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如何协调发展,资源开发如何与资源加工同时并举,如何塑造一个“经济高地和政策洼地”同时并存的环境,大开发中如何实现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82.
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关系是流域管理和水权制度建设的难点,是国家水利部新一轮水权试点的重要内容,是初始水权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协调上下游关系的核心基础是:水资源权属依据及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核心目标是:利益公平分配、责任公平分担。在政策和实务层面,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量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水量分配实行动态调整,二是任何河段用水都不能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质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谁污染谁治理,二是谁受益谁付费。鼓励创新上下游水权交易模式,促进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3.
成渝经济区因重庆直辖,现在已成为一个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而且,区里有两个极具实力的特大型中心城市,因此,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川渝合作,离不开两个中心的协作和辐射作用的发挥,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成渝经济区研究,重庆市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赴蓉交流,把川渝合作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推向近10年来的高潮,两地历经分分合合的政区变迁,现在,超越中心之争,在更高的境界和平台推动一体化进程和成渝地区繁荣,正在成为川渝人的共识,这也是历史赋予这一代川渝人的机会和重任。可以预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进一步向  相似文献   
84.
"5·12"汶川地震过去已一年,灾后重建举世瞩目.由于巨灾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叠加,人们对灾区更加牵挂.在这一年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政策,诸如1+9规划、对口援助措施、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重大项目布局、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就业、生态重建的制度创新探索等等.尤其是中国刺激经济政策的4万亿投资中,灾后恢复重建安排1万亿,这一切,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经济发展,正在开始走出低谷,"止滑回升",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85.
本对新时期下中国西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吸引外资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尽快实施东部已有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更特殊的先行政策,再现特区效应;二是以率先开发金融和服务从而形成相当一段时期伯政策落差和政策优势为突破口,激活西部的对外开放;三是根据新经济时期的要求,在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等方面的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四是实行不同的区域政策,对资源富集地区,边疆地区,农牧业地区,中心城市,选择不同的重点政策,重视多边开放和多国合作,五是更加重视直接投资,并在更好地实行利用外资的传统方式的同时,高度重视金融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作用,六是树立广义的对外开放观念,重视吸引东部资本。  相似文献   
86.
87.
中国农村改革的深远意义是,彻底完成了从所有制、生产经营方式到流通和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的整个体制转变,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拥护改革的主体。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崛起,使大量农民进入工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在沿海进行的区域推进政策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格局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奠定。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是一种损失最小、风险最小、动力最大、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应该说,中国改革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相似文献   
88.
要素流动弹性与西部产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资本、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具有不同弹性及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选择具有的重要影响。认为西部并非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具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相反,西部具有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条件和潜在优势,当然,潜在条件和潜在优势不等于现实竞争力,西部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条件努力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  相似文献   
89.
国防科技工业是西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特殊资源和创新优势.西部地区依托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可形成对区域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特别要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成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基地.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和高科技成果为基础,以建设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基地为龙头,以服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0.
笔者认为,资本、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具有不同弹性,这种特点对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1)劳动力流动具有国际国内有很不同的差异性,就一国内部而言,它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西部不具有比东部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更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2)资源具有几乎为零的流动弹性从而独占的、排他的先天优势,发展一个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西部产业选择的重点,但资源开发中要强调深加工;(3)资金是高流动性要素,追逐利润是资本流动的动力,西部大开发要制定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政策,在新的对外开放领域,让西部先行,形成政策落差和西部的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中要采取多边开放的政策、推进多国参与和多国合作;(4)区位是西部的先天不足,但可以通过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省动力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转化;(5)知识、技术、信息、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特殊的要素,它们也具有高流动性特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信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不存在天生障碍,反而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重要选择、必须选择。本文与普遍认同的意见最为不同的观点是:笔者认为西部不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相反,西部具有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条件和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