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3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正> 一、中国复关前19轮谈判破裂的原因 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国席位的谈判已持续了八年之久,但仍然没有能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之前的最后一轮谈判——第19轮谈判中解决中国的复关问题。那么,中国复关谈判破裂的原因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52.
地理因素、报酬递增因素、政策因素在制造业集聚中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各个地区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寻找这种差异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三大经济圈为例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有技术外部性、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显著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而且还包括经济开放因素;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积聚的显著因素有地理因素和内部规模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53.
内生技术进步、南北贸易与干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回顾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然后试图在Li(2001)、Dinopoulos和Segerstrom(2003)模型的基础上扩展Grossman和Helpman的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模型,将北方的激进式创新行为和南方的非激进式创新行为同时纳入Dinopoulos和Segerstrom的南北贸易模型,并在内生技术进步与南北贸易框架下分析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阐述政府R&D补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干预政策对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行为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54.
唐海燕  胡峰 《现代财经》2007,27(4):23-27
国际R&D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R&D投资经营策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国际R&D投资聚集化,即倾向于将其海外R&D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聚集的地方,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聚集经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某一地区对国际R&D投资的吸引力,但是一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5.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存在着明显的强烈需求偏好。中国之所以也对FDI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偏好,政府因素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正> 1989年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潮时期。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了两国国内的经济增长,而且开始危及到整个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57.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后期资料处理,并结合实例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地下空洞探测、地下管线探测及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58.
<正>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存在的关贸总协定,在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同时,它自身也逐渐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侵蚀和渗透。注视和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把握国国际贸易的基本趋势和关贸总协定的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制度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0.
陕西是我国科技、教育实力相对雄厚的省份之一,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存在为陕西省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与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雄厚的教育、科研优势应该促进其经济发展,使其有与之相应的经济优势。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科研活动脱离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表明财政的科技投入政策主导作用发挥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