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7篇 |
工业经济 | 6篇 |
计划管理 | 11篇 |
经济学 | 19篇 |
综合类 | 4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11篇 |
农业经济 | 1篇 |
经济概况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从纵向上综合评价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将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我国金融贸易实践,阐述金融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成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这是我国为应对新的技术革命做出的重要部署。然而由于目前的建设无法做到所有地区同步推进,必然导致地区间“数字鸿沟”愈演愈烈。通过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资特征和跨越“数字鸿沟”的普惠性目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认为要借助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契机跨越“数字鸿沟”,关键在于把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俱乐部物品性质,在三次分配理论指导下提出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数字基础设施“三轮驱动”供给模式,并提出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工具和模式,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探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模式,形成多主体供给之势;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后发优势,鼎助数字劣势地区跨越式发展等四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半方差风险计量模型的资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对于风险收益抵换率高的股票给予了超过市场均值的回报率。投资进行投资时,明智的资产选择方法是选择风险收益抵换率高的股票,而不是选择投资风险高的股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工程施工中的绝大部分风险是由承包商来承担的,一旦失误,就可能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索赔的工作,本文分析了战国工程造索赔的现状.开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聚焦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发挥其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担当自主创新先锋、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并分析发挥这一作用的触发条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高质量创新。利益趋同效应、资本市场压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是国有企业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重要触发条件。此外,国有企业承担高质量创新的水平在行业和地区中也有所区别。因此,应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在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提高国家高质量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等措施,完善中国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成本、分摊机制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需求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成本。这种成本根源于农民工劳动的制度性贬值与基本权利缺失,并具有动态累积的特征。面对社会成本的巨大挑战,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构建一个成本分摊机制。这就需要以培育农民工具有城市经济适应能力分摊私人成本、矫正经济主体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公共财政分摊不可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创新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与户籍制度等,以及平行推进制度创新的相互协调与政策衔接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