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3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10,26(7):13-22,36
本能是基于生理反应的结果,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而"性"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社会性的,因此,"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既然"性"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就不是天然的,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本"性。通常所谓的"本性"实际上是对先天的"本能"或后天养成的"人性"的误用,这也意味着不存在"性恶"或"性善"之说。同时,虽然人具有先天的本能,但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的本能必然会受到一定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因而,人的本能就会逐渐让位于后天养成的人性。另外,人性具有多层次性,它是不断演进的,具有社会认同精神的超我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性向这一境界逐渐逼近的过程。可见,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具有先天性缺陷,建立合作互助的人类秩序应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2.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首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其次,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之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自私”和“工具理性”;最后,形式逻辑的兴起将丰富多样的追求转变为可量化的效用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兴建基于理性的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93.
经济人假设源于功利主义,它实际上是功利主义的内缩和形式主义的僵化,从而导致金钱理性勃兴的产物。按照这种哲学思维,实际上是将社会整体利益视为个人行为的目的,而对个体利益的追逐则是达致这一目的的途径、手段,因而可以将经济人内含的行为机理归结为:“为他利己”。这种行为机理实际上将人类行为的目的和手段颠倒了。也正是受这种思想的支配,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94.
住房制度是微观领域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目标在于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住房制度如何进行安排才能实现这一理想呢?这要视具体国情而定。一般而言,住房资源的配置有三种机制:完全的市场化、完全的计划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机制。当土地和住房资源丰富且社会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时  相似文献   
95.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的追问:国有企业为何会出现效率不佳?国有企业为何会出现分配问题?民间资本主导的管理模式如何保障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国有资本主导的管理模式能否改善管理和提升绩效?混合所有制是国有资本与少数大资本混合还是与大量小资本混合?政府持有"黄金股"的法律依据如何?如何防止"黄金股"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一企两制"是否会出现制度安排的冲突?薪酬双重体系能否实现激励相容?国有企业高管降薪是否会造成人才流失?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理性拷问,有助于前瞻性地洞识改革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坚定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6.
基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有利于对社会制度的本质、演变和现状进行系统的审视,有助于契合各流派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当前改革提供更全面而系统的认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条具有强大分析能力的研究路线在当今经济学界却被遗弃了,从而导致了不同流派在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无序争论和对立,从而严重窒息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和理论的实质发展。  相似文献   
97.
在理论的推理逻辑上,经济学历来就存在着历史归纳主义和抽象演绎主义两种传统,两种传统一直在相互争论、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中发展。一般地说,那些自然科学出身的经济学家强调抽象的演绎主义分析路径,而那些社会科学出身且具有渊博历史知识的学者则更为注重历史的归纳分析方法。然而,自社会科学各分支分裂之始经济学就日益偏重于抽象演绎的方法,并最终使得经济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相脱节,从而引起了一些非主流经济学的批判。  相似文献   
98.
现代主流经济学推崇经济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私恶可以通达公益的“无形的手”原理,问题是,“无形的手”是否存在。其实,在经验主义人性论兴起的中世纪后期,这一点就存在很大争论:马基雅弗利等宣扬“私恶为害”的观念,孟德维尔等则提出了“私恶即公益”的命题。但是,由于西方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斯密的“无形的手”之宣扬,“私恶即公益”的观点逐渐流行,最终成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朱富强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6-21
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将经济人视为只关注个人利益的冷淡个体,但早期西方社会更关注集体利益,功利主义也是源于对集体利益的关注。当然,由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目标本身存在歧义,从而又衍生出了功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显然,这两种功利主义概念分别为社会科学的不同分支所接受,其中经济学接受了行为功利主义而注重于行为的手段选择,从而最终形成了经济人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体现在其思辨逻辑上,因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就需要运用思辨逻辑对其所依赖的假设前提和推理逻辑展开系统审视。对等价交换规律和同质化劳动这两大假设的逻辑分析可以深刻洞悉劳动力价值说及价值衡量尺度等核心概念和命题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假设的放松,笔者提出了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劳动价值说。有效劳动价值说通过引入劳动的有效性这一概念不仅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联结起来,而且将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个体劳动拓展到联合劳动。相应地,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就从同质劳动拓展到异质劳动,丰富了劳动价值论。正因如此,有效劳动价值说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更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解析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及其剥削等过程,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