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4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79篇
经济学   99篇
综合类   2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0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本文以Fagerberg的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1991~2002的相关数据,对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后发优势”在中国的实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只在高技术地区内部及相对于国外技术先进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梯度推移粘性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梯度推移扩散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总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根据梯度推移极化理论,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低梯度地区经济衰退同时出现。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并没有减少而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东、西部地区都出现了经济增长。因而,传统的梯度推移理论已经无法解释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其原因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粘性因素,这些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区位引力场、沉没成本以及思想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竞争力区位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国际上一些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指出东、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异,并解释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区域竞争力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变电站发生的一起线路故障跳闸故障录波器显示信息不准确的原因查找及分析处理过程,说明同一类型故障录波器在发生同类型问题时的一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煤矿生产实践中,为使工作面粉尘降低,某矿尝试在软煤层工作面进行注水试验,主要以静压水钻孔注水。通过注水操作之后,该工作面呼吸性粉尘与全尘都有了明显地减少,减少幅度依次是80.0%与82.7%,降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今农业发展的趋势。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恨据各自的国情和历史,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池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与美日等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借鉴美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经验,为完善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从而解决我国的“三农”同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在生态足迹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的变动关系,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形成"资源诅咒"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有条件的技术进步推动型特征,但是却忽略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成因以及解决措施和政策后认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但是在制度和历史文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上的定量化分析和研究还相当匮乏;提出要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缘由进行分解,或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煤炭资源开采中的外部成本与应交税费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外部成本的内涵出发,采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2000—2008年我国煤炭资源的使用者成本并与开采中应交的资源税费做比较;采用直接市场法计算2003—2008年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并与应交的生态环境费用做比较,发现煤炭资源自身价值损耗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未能得到充分补偿。以2008年为例,提出煤炭资源开采中的资源税征收标准应由目前的从量0.3—5元/吨(相当于当年原煤价格的1%左右)提至从价4%计征,单位煤炭的生态环境税费征收标准应在目前的24.9元的基础上提高13.91元(相当于当年原煤价格的3%)。将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提高的幅度加总,煤炭资源开采中税费的征收标准将提高约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