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桢刚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6):108-109
分配,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分配激励机制的定义、意义出发,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对分配激励机制和方案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船东的惊人收益大部分发生存始于上世纪70年代和2002年至2007年之间的一个时期内——即一个做人们称作令球化或是金融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3.
农地流转的当下情势与典型模式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部分地区农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的宅基地换房、换社保政府主导模式、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农民主导模式、确权赋能土地产权综合改革模式、农用地规模化租赁性经营模式、农民承包地股份合作模式等五种典型模式的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应以土地确权为基础,以市场化机制建设为核心;地方政府应改变运动员角色,让利于民,履行好市场管理与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4.
李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Z4)
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企业的价值观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员工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就需要企业在遵循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用积极向上、健康有为、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明确方向、统一意志、凝聚人心、规范行为。而大量繁重的宣传、教育实施和落地工作,却需要企业政工人员去运作。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县域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带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文章分析表明,浙江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差距变化大体上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县域差距呈扩大趋势,而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地区的县域差距则呈缩小趋势。而一个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或者说农村城镇化水平)已成为决定县域差距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缩小县域差距的各项政策性努力,特别是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浙江县域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长江经济带外向型产业城市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经济带的外向型产业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均有很大增强,表现在城市间的交通仓储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研综合服务业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日趋活跃。从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群连绵带发展的阶段与发育程度来看,长江流域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经济带已经发展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功能联系的较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27.
28.
就当前而言,全国各地区的公立医院都存在形态各异的绩效管理问题,为了强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医院绩效管理改革。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如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协调好工作人员的薪酬机制,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重点课题。因此缘故,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以来相关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问题展开浅要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9.
长三角政府公共资本和民营资本生产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10年来长三角的公共投资(分配)过多地流向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导致这些城市人均资本拥有量总体大幅上升,从而引发其边际生产率递减情况的发生。而它们的资本利用效率或者技术创新水平至少是没有明显提升(或是下降),还不足以抵消其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而位于长三角外围边缘的中小城市的资本边际收益正处于上升期却显得公共投资不足以及人均资本存量过低。倾斜式的公共资本分配政策延滞了长三角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