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和原则。但是应该承认,我们还没有根据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向和原则,设计出一套符合“决定”要求的比较具体的目标模式图像。我们认为,要解决好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问题,应该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入手。我们沿着目标——目标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满怀信心地在应对国内外严重的经济形势,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投资(4万亿)、家电下乡、鼓励出口、扩大就业门路等一系列举措,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加入 WTO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大事,因为没有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进入, WTO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 WTO将对 WTO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它同样是经济发展中的大事,因为它意味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性步骤,而且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必然要面对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加入 WTO又是复杂的事,它涉及到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利益协调,特别是在 WTO当前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往往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因此,谈判具有艰巨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上看,要采取偏紧的货币政策,从稳定需求特别是股市需求的角度出发,调低今年初计划的货币供应量。抑制经济过快增长,要重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的三个原因:一是企业加快技改步伐是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二是房地产供不应求是房地产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三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快速增长是相应投资反弹的重要原因。应继续引导内需,稳定外贸发展,支持进口,控制CPI涨幅,防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很不平凡的年份。经济的整体态势正处于新一轮的上升期,具有需求提升、消费升级的特征,使得投资的快速增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然而,整个经济体制尚未形成完全基于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使得各级政府追求政绩的行为不可小视。这是经济出现局部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进入上升期以来,国民经济遭遇第一个景气波动并进行新一轮宏观调控。同时,又面临着石油价格不稳、贸易摩擦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这一年的政策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