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达  温涛 《财贸研究》2024,(2):42-54
基于对中国微型金融的历史回溯与概念重构,构建服务覆盖广度(地理渗透性)、金融服务深度、运营可持续性多维观测指标,科学研判2008—2018年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与动态趋势,进而探究微型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与现实障碍。研究发现:其间,微型金融机构的普惠性功能完善情况较好,不同区域金融包容性明显提升,但其自身运营可持续性延续下行趋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稳定性整体优于小额贷款公司。当前,亟需完善微型金融相关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体系,因地制宜推动金融业务多元化发展,强化风险预警与处置手段,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制,夯实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小华  温涛  宜文 《财贸研究》2013,24(2):1-11
基于国家干预的凯恩斯 AD - AS 视角,主要对财政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采用 1952—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 1) 长期内,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关键性因素; 而中央财政支出的扩张却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则并不显著;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还受到消费者预期、人民币汇率、职工工资水平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的正向影响。(2) 短期内,无论是中央抑或是地方财政支出都能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 然而,货币供应量( M0、M1、M2) 却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且 M0与通货膨胀具有双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 3) 新时期,财政货币当局不仅需要高度关注高通胀惯性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尤其应注重财政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分解、梳理及协调配合,而且要处理好反通胀、保增长、调结构之间困难而复杂的关系,寻求三者之间的有效"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预测及方法选择——基于ARIMA与GARCH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影响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及其波动对各经济主体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决策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ARIMA和GARCH模型对人民币美元汇率建模,并对其预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预测中,GARCH模型预测相对ARIMA模型更优。  相似文献   
14.
温涛 《魅力中国》2013,(26):28-28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责任。如何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阅读要求,是每一位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选购征订书籍、创设温馨环境、丰富服务内容以及加强学习培训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三农"发展的现实情况,总结归纳了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国外经验和中国特色典型实践模式。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能多方位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具体而言,二者融合发展能优化要素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等。但就我国发展现实格局而言,二者融合发展仍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分享体系、数字经济人才、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实践模式的归纳总结及中国现实障碍的系统剖析,提出了相应的突破路径,从而为实现"三农"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现:"新常态"下,普通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两类信贷需求不足;创业型农户各类资本较高而容易获得两类信贷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等原因难以获得正规信贷;正规信贷供给的收入导向特征明显,非正规信贷更能贴近并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信息对称等变量对信贷供求两端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农贷市场应有机整合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比较优势,并大力推进普惠信贷体系建设,优化供给侧结构;同时,农贷市场应主动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的动态演变,特别应深化农村产权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改革,加强农村领域的金融知识普及,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助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整合、科学创新与协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需加大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意义.农业供应链金融(ASCF)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其项目实施和理论研究均存在不足.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梳理,在阐述ASCF内涵的基础上先探究ASCF的效益,包括对农贷借款人信贷约束的改善效果与改善路径,以及ASCF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接下来考...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则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破解。基于此,本文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九五”时期及以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则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从收入结构视角看,农民边际消费仅随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增,而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由于农民收入增长质量较低,而且收入结构不合理,从而直接导致农民消费水平低下且结构不合理,因此,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迫切需要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20.
县域政府负债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县乡政府过度负债已形成了严重的债务风险,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县乡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和机构的正常运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与控制,将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建立负债收益与成本模型对县乡政府负债扩张行为进行解释,目的就在于加强对县乡政府负债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