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较好地解决了进出口商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互不信任的矛盾,为出口商安全迅速收到货款,进口商按时收到货运单据提供了有效保证,成为各国外贸业务中最基本的结算方式,被广泛应用。信用证支付方式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由于它特有的性质,自身存在的理论上的缺陷,客观上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980~2012年间,全球CO2排放量中约80%来自传统化石能源的燃烧,对于暂居CO2排放和能源消耗之首的中国,来源于化石能源燃烧的CO2排放量比例更是高达90%。扭转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被动局面、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正态演进,既是化解短期内节能减排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长期内实现能源系统清洁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以全国及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结构———CO2排放强度关联模型,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同CO2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效应,并从能源消费结构演进视角探讨了区域节能减排的路径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水资源既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西南五省的大旱,使区域水资源保障力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本文根据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域的水资源祟赋,结合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状况,揭示中国水资源保障所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而提出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实现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的双提升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选用2003—2019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选用空间误差模型系统分析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考察时序期间内,环境规制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环境规制强度尚未到达拐点;空间负向溢出效应是误差项导致的,考察地区创新能力的误差冲击会溢出到邻近地区并对该地区的创新能力产生短期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科技支出比重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创新能力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认为从优化协同创新顶层设计,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健全创新资源共享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四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实现环境效益和创新能力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民增收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等难题的关键。当前,县域经济单位绝大部分反映获得资金支持难,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中最缺乏的并不是资金,而是一套能够激励守信的制度规则和适合投资良性增长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规模不断扩张,已经成为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最快的行业。文章以高碳特征突出的河北省为研究对象,在刻画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河北省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并在节能减排情景设定下估测节能减排潜力,进而探讨挖掘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潜力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本文从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为长沙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能源危机与CO2的无限制排放将使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将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强度,有助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本研究引入SSM模型并加以改进,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照区,以选定区域1981-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