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77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我国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的内涵,以及特许经营有利于控制SO2排放、适应于发电企业和脱硫企业等特点;分析了特许经营试点在认识、法规、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税收政策、调整脱硫电价政策、建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信息沟通和制定技术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62.
回顾2012,通过指标层层分解落实,配套政采频出,国家节能减排部署已全面铺开。负重前行的电力企业克服重重困难,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3.
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长为标志的电力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王志轩同志这篇对DSM研究文章的发表正当其时。该文是他为拟出版的《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一书撰写的"总论"(约3万字)并加以提炼,字数约1.5万字,本刊分上、下两篇发表。文章从"3E"平衡、电力体制特点、全社会用电水平、电力供需特点、电源电网特点、需求侧用电特点6要素分析入手,系统地研究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DSM变革的三个发展阶段——DSM、需求响应(DR)和供需耦合。文章上篇主要论述了DSM和DR阶段;文章下篇主要论述了DR进入了供需耦合阶段,以及三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全篇具有四点独创性:一是分析了DSM与DR等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从6要素分析了DSM为什么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三是讲清了中国特色DSM与国际DSM的区别;四是对未来DSM的变革提出了"供需耦合"概念,这是DSM研究领域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64.
正面向新时代的DS M发展——由DR逐步到供需耦合阶段新时代呼唤DSM变革到DR再向供需耦合发展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提出,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相似文献   
65.
最近,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先生在《科技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建立在化石能源传统利用方式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已经难以为继,第三次工业革命应建立在可持续供应的能源基础上,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智能电网是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平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全局性的推动作用.文章将可持续供应的绿色能源与智能电网相结合,提出了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创新发展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从全球视野和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对促进我国能源变革、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2014年11月12日,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在北京联合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两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上具有重要作用,共同致力于达成富有雄心的2015年协议,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到各国不同国情.声明提出:“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67.
据中电联调查,到2003年底,全国约有1000万千瓦机组的烟气脱硫装置投运或建成;到2004年底,全国约有2000万千瓦机组的烟气脱硫装置投运或建成;正在建造的烟气脱硫装置的装机约9000万千瓦;预计2010年约有2.8亿千瓦装机的烟气脱硫装置投运,约占煤电装机容量的58%。我国烟气脱硫产业  相似文献   
68.
比环境中的雾霾更可怕的是认识上的“雾霾”.如果不拨清认识上的“雾霾”就急于决策,则容易形成错误的结果,不仅会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物力,而且进一步贻误了防治雾霾的时机。我国的雾霾已经进入最难控制的阶段,雾霾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在战略、法治、机制、长效措施等方面多管齐下,充分挥好电力工业的作用,全民行动、全面治理、防治并重,才能事半功倍,拨清“雾霾”,还我蓝天。  相似文献   
69.
主要染物排放总量约束不仅改善环境质量有直接联系.而且犹如安装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大车上的“操控杆”,调控着发展方式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又如同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得不偿失。只有牢牢抓住改善环境质量和低成本控制污染这一根本目标,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环境污染和治理机制的现状、问题、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总量约束”的对象和主体,才能做到科学制定总量目标、科学分配总量、限制总量、使用总量,才能做到不为了减少总量而减少总量。  相似文献   
70.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将大力优化火电结构,加大优化电力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鼓励热电联产,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同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